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8年1月16日在罗山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罗山县人民政府县长 汪明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的发展任务,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圆满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初步预计,全县生产总值187亿元,增长7.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187亿元,增长1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3亿元,增长15%,居全市第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2亿元,增长11%,居全市第3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1.7亿元、增长8.4%,各项贷款余额74.4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08元、增长9.4%,居全市第3位。 (一)脱贫攻坚深入推进。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其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严格按照“六个一”“三个零差错”“三个显著提升”要求,全面落实“转、扶、搬、保、救”措施,顺利实现7个贫困村、2753户贫困户、9589名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减贫目标。一是产业扶贫持续发力。建成产业扶贫“多彩田园”示范工程企业89个,覆盖贫困村89个,带动贫困户6219户、18657人。打造产业扶贫就业基地34个,规划实施97个光伏扶贫点,在36个试点村开展了村集体产业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了贫困户可持续增收保障。二是金融扶贫精准得力。建立健全了金融服务、信用评价、风险防控和产业支撑四大体系,发放扶贫信贷资金1.16亿元,带动贫困户2325户、7871人。三是健康扶贫创新助力。全国首创的轻度慢性病门诊救助政策在全市推广,国家和省、市新闻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全县轻度慢性病门诊救助5384人,为10210名符合条件的扶贫对象发放了轻度慢性病诊疗卡。四是教育扶贫输入动力。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中国教育报在头版进行了报道,在全省教育脱贫攻坚暨基础教育公平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罗山作为全省唯一的县级政府代表作了典型发言。五是基础设施支撑有力。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7亿元,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项目,新建供水工程17处,又解决了45个村10.8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修建县乡和农村公路434.78公里,改造危桥72座;建成10千伏配电项目269个,完成57个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建成41个贫困村文体广场和农家书屋。积极争取省国土资源开发投资管理中心投资2.8亿元,在4个乡镇41个行政村实施精准扶贫土地整治项目,惠及贫困户1316户、贫困人口5201人。六是住房保障扎实给力。将全县4354户建档立卡危改户全部纳入危房改造计划,已开工3626户、竣工3341户,超额完成市定目标。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稳步推进。2016年度易地扶贫搬迁4个安置点已全部竣工,住房建成率、搬迁入住率、拆旧率和复垦率均达到100%。2017年度易地扶贫搬迁12个安置点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多次受到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来罗山调研时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初步预计,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8.5亿元,增长7.5%,居全市第3位;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29家。县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13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6亿元、利税17.6亿元,分别增长12.2%和1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72亿元;建成区6.01平方公里,从业人员3.5万人;新引进项目13个,签约金额18.5亿元。县石材专业园区完成投资6.9亿元,建成石材大道连接线主体工程,希伯伦石业、伯利恒异型材和尚道石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已投入生产,源冠石业、冠中石业和豫祥矿业正在进行设备安装,现有采矿企业7家,投产石材加工企业18家,从业人员1560人,年产值超过25亿元。双福粮业、永强粮业、锦汇粮业、天山粮贸、豫南王鞋业等一批传统企业通过技术改造逐步实现转型升级。 (三)项目工作卓有成效。16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0.7亿元,12个涉市重点项目和28个“5818”扩大有效投资行动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分别完成投资25.8亿元、42.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26.9%、118.4%。S337线光罗县界至东双河段改造、农村公路与桥梁改建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完工,石山口水库至县城输水工程和县城第二水厂、乡镇管道天然气、县城内河治理等项目顺利推进。同时,建立了脱贫攻坚、工业商贸服务业、城市提质和全域旅游四大项目库,共谋划投资2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40个,总投资763.1亿元。 (四)现代农业优化升级。一是粮食生产大县地位进一步巩固。全县粮食种植面积达145万亩,粮食总产14.3亿斤。二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投入资金4.23亿元,清淤整治河塘1013口,整修硬化渠道298公里,治理水土流失30平方公里,新增旱涝保收田、有效灌溉面积和改善灌溉面积等18.3万亩。积极开展“兴罗杯”竞赛活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全市综合考评中排名第一,连续四年荣获“信阳精神杯”。三是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县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发展到6家和43家;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集群2个、市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集群1个;友邦木业、亿峰林业、淮河林业、包氏农业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上市。新型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50家,各类家庭农场达到700余家,建成千亩种植养殖基地205个、万亩种植基地6个、200亩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4个,其中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驻企业23家,总投资5.5亿元,流转土地2.5万亩,迎接省、市、县级考察参观团30余次,逐步成为展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窗口。我县加快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的做法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给予了宣传报道。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并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在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五)城乡建设全面提质。县城建成区面积达22.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22万人,城镇化率达43%,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一是规划水平持续提升。制定了《罗山县县城规划建设指导意见》,《罗山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已获市政府批复,完成城市水系、电力、燃气、园林绿化等11个专项规划,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75%。二是县城建设更加完善。在县城规划区实施城建项目84个,完成投资51.9亿元。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资产规模达30亿元,为棚户区改造、县城内河治理、老城区改造等项目融资3亿余元。新中医院周围河道裁弯取直工程、北纬一路、灵元路一期和九龙城、枫林绿洲等项目顺利竣工,世序东西路、九武西路、北经四路和鼎盛广场、新天地生活广场、宝城公馆、灵秀花园、金诚菁华园等商住项目加速推进。天元南路、龙河锦城、小东关区域等棚户区改造项目取得较大进展,完成12条背街小巷改造任务。三是城市管理不断加强。以争创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加大县城保洁和垃圾清运力度,中心城区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100%,数字化城管系统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区交通秩序、经营秩序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四是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投入2000多万元,启动实施了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县域全覆盖工程,农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实现247个村通公交、58个村通定制班车。全县省级以上传统村落达25个,铁铺镇何家冲村成为中国传统村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