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4日在浚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浚县人民政府县长 王 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浚县发展历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异常严峻的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转型发展、污染防治、精准脱贫三大攻坚战为重点,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04.4亿元,同比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0.5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9.8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7.1亿元,增长12.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1亿元,增长13.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7846元,增长9.5%。 一年来,我们着力稳增长增后劲,重点工作实现新突破。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服务作为加快发展的关键举措,持续扩大有效投资。预计全年到位省外资金53.8亿元,利用境外资金9820万美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业之鼎智能家居、豫能临河风电等50个项目落户我县,万邦物流园、三聚环保万吨级秸秆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等39个项目顺利签约,特别是“百日会战”行动期间,积极承接京津冀等地区产业转移,引进天津现代家具产业园等20个项目,为县域经济加速发展储备了新动能。100个在建项目完成投资102亿元,3个省重点项目、17个市重点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投资进度位居全市前列;特创塑业高档门窗等36个项目竣工投用,景成定制家具产业园等54个项目开工建设,郑济高铁浚县段等战略支撑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帮助92家重点企业解决问题336个,协调贷款8.1亿元,解决用工1100人次,盘活利用闲置厂房15万平方米,促进了企业发展壮大。 一年来,我们着力调结构增效益,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制定了“1+3+5”转型发展攻坚方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57:28,二三产业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工业转型步伐加快,两大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完成90.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1.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高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个百分点;16个结构调整和技改提升项目完成投资1.4亿元,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实现新提升。预计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5.3%、17%、19.5%,已成为转型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预计三产增加值完成56.6亿元,增长9.6%;旅游综合收入完成1.4亿元,增长20.2%;休闲旅游、现代物流、网络经济等新型业态不断壮大,被评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古城保护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4亿元,海棠谷、遏云楼等项目竣工,古城旅游小环线基本形成,成为浚县文化旅游发展的新景观。特色商业区实现营业收入4.8亿元,入驻民俗体验、现代商贸等服务业企业35家,影响力和辐射力明显增强,有力带动了服务业快速发展提升。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种植优质强筋小麦13万亩,实现畜牧业产值26.6亿元,被评为全国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标兵县、全省粮食生产功能区试点县、全国畜牧大县。发放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542笔、1.4亿元,有效提高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验收,成功申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入选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获得7500万元的项目奖补资金。 一年来,我们着力补短板促提升,精准脱贫取得新成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压实责任、持续提升,7个省定贫困村脱贫摘帽、3262人稳定脱贫,精准度、认同度、满意度明显提高。严格精准识别,实行动态管理,新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24户、1620人,做到了应进全进、应退慎退。强化产业扶贫,建成万银服装等产业扶贫基地46个,辐射带动1300户、4200名贫困群众增收;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640笔7123.1万元,户获贷率50%,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扎实推进行业扶贫,教育、医疗等扶贫惠民政策落地见效,整合各类资金3619.6万元,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52个,保障了贫困村如期退出、贫困户如期脱贫。 一年来,我们着力强举措治根本,环境质量有了新提升。把环境污染治理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县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综合实施了重点区域管控、机动车限行、封土行动、错峰生产等措施,“散乱污”企业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洁净煤生产仓储配送中心及7个网点建成投用,完成双替代2.4万户,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额完成,PM10、PM2.5指标优于全市平均水平、位居前列。强力推动水污染防治,第二污水处理厂、王庄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行,浚内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部分标段竣工,禁养区内26家畜禽养殖场全部搬迁,卫河五陵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扎实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完成造林绿化1.9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0.9%、34%、41%,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一年来,我们着力推改革抓创新,县域经济增添新动能。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下放行政审批和管理权限106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新增市场主体3878户,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优化了营商环境;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等任务全面完成,财税、金融、投融资等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政府债务有效化解,浚县农商银行、郑银村镇银行挂牌运营,发展动力活力不断释放。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9%;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28家,聆海家居入选全省首批“双创”基地,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 一年来,我们着力抓统筹促融合,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以文明城市创建和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契机,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城镇化率提高2.6个百分点,综合承载能力持续提升。《浚县城乡总体规划》等7个规划编制完成,74个百城建设提质项目完成投资24.5亿元,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等23个项目全部完工,淇河路中段、黎阳路西段建成通车,供水普及率提高到95.6%,新增燃气用户2500户,购置机械化清扫车辆40辆,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卫溪街道水峪新村等6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部完成,省级以上传统村落达到10个,新增省级、市级生态村15个,被列入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大海线改扩建项目基本竣工,郑济高铁浚县段项目全面启动,新建农村公路99条、112.8公里,路网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5.6公里,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 一年来,我们着力惠民生防风险,群众生活得到新改善。坚持民生为本,持续扩大投入,预计全年民生支出25.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93.2%,一大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圆满完成。新增城镇就业805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623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发放低保、五保、救助等各类民政资金5652万元,分配保障性住房1728套,改造农村危房436户,解决了21个行政村、5.1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中小学校、学前教育建设项目26个,浚州小学等18个项目竣工或主体完工,新增学位5690个,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改造提升村级卫生室25个,中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等项目加快建设,被评为全省基层卫生能力建设先进单位;文化馆、图书馆即将搬迁,淇河豫剧团荣获全省戏剧大赛三项大奖,民俗文化节等活动成功举办,品牌影响持续提升。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社会治安形势保持平稳,被表彰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