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甘肃省)2017年平凉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平凉市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777 发布时间:2017-01-20 10:56:22
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1月7日在平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平凉市市长 王奋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平凉发展...
五年来,我们致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坚持构建体系、兜底保障,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认真落实政策,强化资金配套,养老、医保、低保、就业、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较2011年分别增长54.5%和75.6%,五年发放110.5亿元,年受益人群达到34.2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启动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均由200元提高到420元,累计为128.7万人(次)报销住院费用41.5亿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增长87%和160%,年均保障28万人,累计发放保障资金26.36亿元。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在全省率先开展高校毕业生“支企”服务,多途径安置高校毕业生3.7万人,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8.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施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4.4万套,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了应保尽保。
五年来,我们着眼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共建共享、惠民利民,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坚持每年承诺措办一批惠民实事,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累计达到565.9亿元,是前一个五年的2.2倍,在总支出中的占比达到77.7%。新建、改建校舍265.2万平方米,乡镇中心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学前教育入学率提高到7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在全省领先,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建成招生,平凉医专升格为甘肃医学院,填补了我市本科院校空白。改扩建市妇幼保健院、市级全科医师培养基地等市县级医疗机构38个、乡镇卫生院79个,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681个,每千人拥有床位数实现了翻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分级诊疗试点。全市文化“三馆一站”实现免费开放,市广电新闻中心、体育健身广场建成投用,市博物馆建成主体,建成乡村舞台1219个、广播电视“村村通”2306处、“户户通”28.8万户,县区数字影院、“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文化惠民、卫生健民能力不断增强。持续深化普法教育,平安平凉建设深入推进,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和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细化深化,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宗教事务依法管理水平稳步提高,“两个共同”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
五年来,我们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大力转变政府职能,从严从实改进作风。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与政协协商制度。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以及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17件、政协委员提案557件。组建了市政府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健全了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决定制度。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委关于改进作风相关规定,全市“三公”经费支出逐年压减。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3783”主体责任,加强对公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常性教育和监督管理,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突出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招标、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监管,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政府系统廉政建设不断加强。统计调查、档案、外事、侨务、地震、气象、人防、地方志、红十字、老龄、残疾人事业取得新的成效,双拥共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等工作深入开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开拓奋进的五年,是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五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发展基础薄弱、自然灾害多发的情况下,我们能够取得这些发展成绩,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中省驻平单位,向驻平部队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平凉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五年的艰辛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对认准的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在不断强产业、促转型、夯基础、增实力中走出符合平凉实际的发展路子;必须坚持项目建设不松劲,始终强化项目抓手,主动适应投资导向,超前谋划,全力争取、引进和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依靠项目调整优化结构、厚植发展优势、改变城乡面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不止步,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全面创优发展环境、创业环境,提升宜居宜业聚集效应,在开放开发中不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必须坚持改善民生不懈怠,不折不扣落实惠民政策,努力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必须坚持改进作风不停顿,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强化责任担当,严格考核奖惩,以一流的政风、行风和作风,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人均占比水平低,支撑发展的大项目、产业项目尤其是工业项目少,经济增长后劲不足;未脱贫人口相对较多且贫困程度深,自身发展能力不强,脱贫攻坚难度大;产业链条短、结构不尽合理,农业产业化程度还不高,工业经济高度依赖煤电的格局还未彻底改变,新兴产业培育缓慢,现代服务业发展层次低,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创新能力不足,经济、管理、科技人才短缺,投融资渠道单一,民间资本还未完全激活,资金瓶颈制约仍然比较突出,新经济业态还处在萌芽阶段;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机场、高铁等快速通道建设推进缓慢;资源约束趋紧,节能降耗、治污减排、环境保护的压力依然很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就业渠道不宽,持续增收的压力加大;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少数干部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不强,抓落实的力度不大,懒政、怠政、不作为的问题在一些单位仍然程度不同地存在,工作能力和水平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对此,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研究解决。
 
未来五年发展思路目标和2017年工作任务
 
刚刚闭幕的市第四次党代会,科学规划了未来五年建设幸福活力美好平凉的宏伟蓝图,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选择,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也是政府工作的根本遵循。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奋力决胜全面小康,以打造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先行区、循环经济示范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商贸物流中心和全国文化旅游养生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战略支撑,坚守发展、生态、民生三条底线,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创新,更加注重转型升级发展,更加注重补齐小康短板,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幸福活力美好平凉。
新起点、新目标、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认真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为总要求,以决战决胜全面小康为总任务,深入实施“十三五”规划,按照全力实施“八大战略”、努力实现“八个提升”的具体部署,集中各方智慧,凝聚全社会力量,突出“八个着力点”,精准发力,集中突破,协调推进,切实把建设幸福活力美好平凉的各项战略举措落到实处。着力补短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小康不能有一个贫困家庭、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的重要指示精神,把片区化攻坚与插花户脱贫统筹起来,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政策举措,大力提升劳动力素质,全方位拓展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以及双联行动等有效模式和做法,进一步深化脱贫攻坚的帮扶内涵和考核内涵,全力打好富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三大战役”,前三年集中攻坚,后两年巩固提高和冲刺扫尾,确保新标准下所有贫困人口脱贫,村出列、县摘帽,与全国全省一道步入小康社会。着力破瓶颈。下功夫解决资金、交通两大制约。适应新的投融资政策,做大做强现有融资实体,对接各类资本运作模式,盘活国有资产,以符合市场需求、国家投资导向为前提,以功能互补、资产优良为基点,每个县区和工业园区(集中区)至少建办起一个融资平台,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强化资金规范运作,撬动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促使一大批基础设施、工业经济、产业升级的好项目,按照新的资本运作模式快速落地达标,发挥应有的效益。深入推进“6873”交通突破行动,加快实施平庆、宝中二线、西平二线等铁路项目,建成平凉机场和平天、彭大等7条高速,升级改造15条国省道,构建市通高铁航运、县县通高速、乡乡通国省道的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全面提升交通通达能力。着力创环境。坚持生态立市,实施生态绿化五年行动计划,完成植树造林260万亩,建设一批公园、林荫大道、生态廊道,全面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快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打造山清水秀自然美的生态环境。加快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持续提升各级政府服务发展的能力,着力形成人才、资本、技术的洼地效应,以优良的软环境促进软实力快速提升。着力抓项目。突出项目主引擎作用,强化项目储备,设立重大项目可研基金,建立分产业、分行业的项目论证机制,足额预算项目前期论证经费,大中小并举,一二三产涵盖,可研高度深度达标,促使向上争取符合要求、对外招商互利多赢。重点围绕现代农业快速提升、煤电化冶转型升级、文旅商贸提质扩量等方面,谋划论证实施一批上亿元、十亿元、百亿元的大项目、好项目,打造一批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以项目建设的大突破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着力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打造特色产业升级版,突出抓好重点矿区、重大煤电化冶以及电力外送通道、油气资源开发等项目,加快建设千亿级煤电化冶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为载体,全面推动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提质增效、助农增收;快速融入“一带一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建设一批专业市场、商贸中心、物流集散中心,加快建成陕甘宁交汇区重要物流基地;以打造大景区为引领,推进文旅融合,建设一批旅游专业村镇,打造市域精品旅游环线和通达周边、辐射全国的旅游圈,以大景区带动大旅游。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新产品为重点,持续做大做强光伏、风电、碳纤维、生物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工业增长极。以新机制、新模式、新服务全面推动工业园区(集中区)扩容升级,平凉工业园区跻身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4个工业集中区升级为省级工业园区。着力增活力。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全面落实投资项目报建审批清单制度,提升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效率,不断激发市场主体竞相发展的活力;认真落实支持创新创业政策,搭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接地气、接市场的创业平台,不断激发创业创新活力;支持各级干部担当干事、有为干事、激情干事,为全市经济发展增动力、添活力。着力惠民生。突出普惠共享,全面落实国省各项保障政策,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建立以普惠性政策为主、各级政府配套措施跟进的保障体系,每年措办一批惠民实事,下功夫解决上学难、就医难等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让群众享有更稳定的劳动就业、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优质的文化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保健、更舒适的居住条件。着力提实力。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确保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50亿元,人均达到2.4万元以上,公共财政收入达到33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综合实力在全省位次前移,加快建成经济强、百姓富、保障好的幸福平凉,市场主体多元、产业配套协同、创业热情高涨的活力平凉,山清水秀、宜居宜业、文明和谐的美好平凉。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