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内蒙古)2015年乌海市海勃湾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乌海市海勃湾区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417 发布时间:2016-12-03 07:47:25
摘要: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21日在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海勃湾区人民政府区长 胡雪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和2015年工作情况 十...
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21日在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海勃湾区人民政府区长 胡雪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和2015年工作情况
  “十二五”时期,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特别是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贯彻实施我市“一个中心,两个转型”发展战略,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一五”末的0.9:60.1:39调整为0.7:51.3:48;预计地区生产总值比“十一五”末增加111.3亿元,年均增长12.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是“十一五”末的2.5倍,年均增长2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十一五”末的1.92倍,年均增长1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60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2.9倍,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工业转型发展成效显著,预计工业增加值比“十一五”末增长91.4%。煤焦化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焦炭产能达到630万吨。一批产业延伸项目建成投产,煤焦油深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煤气制LNG、高岭土填料、沥青等主要工业产品达30多种。以装备制造、医药研发、资源再利用、综合加工等为代表的非煤产业快速发展,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不断提高。海勃湾工业园被列入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了9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0.7%。万达广场、红星美凯龙、月星家居等国内一线商业品牌入驻,通用时代广场、格兰云天酒店等商贸项目建成开业。金融业对财政贡献率由“十一五”末的8.2%提高到21%,银行业金融机构由10家增加到14家。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蒙根花温泉及冰雪世界景区投运,金沙湾被评为国家沙漠公园试点和4A级旅游景区,龙游湾湿地列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现代农业产业加快发展,预计第一产业增加值是“十一五”末的1.5倍。葡萄产业发展壮大,葡萄种植面积是“十一五”末的1.4倍,“汉森”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十二五”时期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的五年。结合乌海湖的形成,加快城市建设和环境提升,五年累计投资11.5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3倍。旧城改造稳步推进,完成房屋征收面积73万平方米,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90万平方米。万达华府、恒大绿洲等一批精品住宅小区相继建成,新增建筑面积743万平方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新建改造车站路、建设路、千里山街等道路80公里,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由“十一五”末的11.5平方米增加到16.3平方米。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化率达93.7%,位居自治区第1位。“十个全覆盖”工程稳步推进,农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投资68亿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5000多套,基本建成19000套。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19所,新建、改扩建幼儿园8所,新建区中医院,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达到自治区先进水平。改造人民公园等6个公园广场,形成了“10分钟城市休闲圈”。广电、通信、互联网综合覆盖率达100%。
  “十二五”时期是生态建设力度加大、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五年。累计投入绿化资金25亿元,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京津冀风沙源治理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提升机场路等园林绿化景观工程,建成主题公园、休闲广场、景观绿地50余个,人均拥有绿地面积达到22.2平方米,绿地率达到42.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6%,我区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区域绿化先进单位。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焦化行业提标改造、矿区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实施淘汰落后产能项目17个,单位GDP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16.3%。水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十一五”末下降32%。
  “十二五”时期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福祉明显改善的五年。预计城镇居民和农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是“十一五”末的1.7倍,年均分别增长11.5%和10.9%。民生和社会事业年均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8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自治区控制目标。建成运营创业孵化基地3个。实施“人才强区”工程,累计引进各类专业人才1700名。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低保、计生、困难人员补助等主要民生指标居自治区前列。公立幼儿园从“十一五”末的4所增至11所,幼儿“入园难”问题基本解决。新增文体活动场所36处,社区文化艺术节获评“全国最具地方特色文化创新节庆”。公立医院改革成为自治区试点,药品实现“零差率”销售。畅通蔬菜直销渠道,群众“吃菜难、吃菜贵”问题逐步缓解。民主法制和社会管理不断加强,社会和谐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起步实施之年。一年来,我们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深入实施“六城联创”“十个全覆盖”和环境综合整治三项重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60.4亿元,增长7.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7.9亿元,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3亿元,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6.4亿元,增长8%;城镇居民和农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765元和15929元,分别增长8%和9%。
  (一)深化改革抓创新,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强
  着力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整合工商、质监、食药监管职能,成立市场监督管理局,形成统一监管的市场管理新格局。整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环卫、市政、路灯、公用事务、卫生监督等力量,结合数字城管平台,形成统一指挥、部门联动的“大城管”格局。整合成立农牧林水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相关工作由多头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完成“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工商登记实现“先照后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公布区本级31个部门行政权力3062项。实现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一站式”集中办理。加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力度,投入8500余万元,购买环卫、市政、政府物业、安监评估、部分社区医疗、流浪狗治理等社会服务6项。
  认真落实上级改革任务。积极承接“扩权强县”下放权限33项,已直报自治区审批项目12批次、54个,精简项目审批程序,区级自行备案、审批、核准项目107个,梳理上报第二批扩权强县审批事项7个。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全部非行政许可审批,清理行政审批事项32项,保留行政许可事项86项,减幅27%。稳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财政支出继续向公共服务倾斜,全年民生支出21.5亿元,占总支出90%。利用京东网采购、建立协议企业库等方式,节约采购资金350万元。
  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在自治区率先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让利患者268万元,居民就医用药负担进一步减轻。实施中小学“名校创建”“阳光分班”和幼儿园公开摇号等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行食品集中生产安全管理改革,清理关停居民区所有食品加工作坊,按规模分类入驻综合加工园、金裕市场或街路相对集中区域。实施药品统一配送改革,确保居民用药安全。
  创新投融资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储备了总投资344亿元的PPP项目51个,已有48个项目纳入财政部PPP项目综合信息平台,其中7个项目列入国家PPP项目库、4个项目列入自治区PPP项目库。目前环卫保洁PPP项目已投入运营,城中水系等6个PPP项目开工建设,城市棚改、地下管廊等多个项目正在洽谈。推进本地企业资本市场融资,黄河能源、京海电厂、天宇投资3家企业已签订“新三板”上市协议;引进上海、内蒙古2个股权交易中心,爱玩旅游公司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成功挂牌,亨通装备制造等5家企业进入中心孵化,瑞德燃气等17家企业在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设立产业扶持、企业转续贷、小微企业帮扶、产品推广、物业扶持共5支基金,总规模达6.5亿元。统筹整合全区各类国有资产,做大城投公司和农投公司,资本运作能力显著提升。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安排科技专项经费2100多万元,争取自治区级以上科技项目8项,取得自治区、市级科技成果14项,促成多家企业与科研院所进行项目合作,获得授权专利38件,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宝化万辰获得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支持,海勃湾工业园、网讯乌海分公司被认定为自治区首批众创空间试点。
  (二)稳定增长保运行,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全力落实稳增长政策措施。坚决落实上级各项政策措施和决策部署,及时出台了拓宽融资、援企稳岗、减免涉企收费和扶持中小微企业等56项具体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准确把握上级政策和投资导向,争取上级产业扶持资金2.7亿元。清理1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缓收涉企费用200多万元,基本实现了法规之外无收费。协调争取电力优惠政策,千里山焦化等3家企业进入电力多边交易范围,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千方百计帮扶企业运营。在自治区率先设立“零利率”转续贷基金,帮助20家企业转续贷19.6亿元,为企业节约成本2900万元。加强银企对接,帮助90余户企业贷款24.6亿元。安排1.3亿元清理138户企业“三角债”,企业资金压力得到缓解。设立1亿元产业发展扶持引导资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与包商银行开展战略合作,建立5亿元小微企业帮扶基金。成立200万元稳增长促转型研究中心智库基金,帮助企业转型发展。建立100万元本地产品宣传基金,帮助企业拓销稳产。采取抵押项目地产、房产等方式帮助7个呆死楼盘复工,有效化解一批居民回迁问题。建立500万元物业扶持基金,扶持本地物业企业做大做强。
  想方设法促投资稳增长。9个自治区级重大项目中8个开复工,22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综合开复工率达到85%。非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预计非公经济增加值完成186亿元,增长9%,非公经济对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达64%。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预计全年引进资金115亿元。
  (三)调优结构促转型,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工业结构持续优化。积极引导焦化企业寻求新的发展路径,产能过剩行业延链升级取得重大突破,源通、华信焦炉煤气制LNG项目基本建成,贝特瑞炭微球、中宏工业乙醇、亿腾色素炭黑稳步推进。新型工业产业格局初步成型,装备制造产业园向纵深发展,中钰镁轮毂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并开工建设,瑞格工贸、金运法兰盘项目基本建成;医药健康产业园破题发展,雅泰生物医药产业项目主体建成,即将引进6家药企入驻;城市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起步发展,北控垃圾再利用项目落地,亨东再生资源项目主体建成;综合加工园日渐壮大,新增7个项目入驻,综合加工企业入园达130余户。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把服务业作为推动支柱产业多元化的战略重点,三产增加值占比较2014年提高3.2个百分点,预计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25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税收和就业分别占全区总量的57%和73.1%,三次产业重心由工业向服务业倾斜。金融业税收贡献率达到21%,光大银行、中信银行营业部设立,国开行、浦发银行信贷业务启动开展,鄂尔多斯银行正式营业,全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395亿元和446亿元,分别增长1%和8.4%。旅游业焕发新活力,蒙根花温泉及冰雪世界建成运营,金沙湾旅游项目更趋丰富,全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增长15.7%。制定出台划行归市扶持政策,万达广场、金鼎国际等商业综合体推进顺利,浙商国际商贸城、月星家居等专业市场建成运营,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到全区总量61%。知名电商和本土电商并肩发展,支付宝服务窗、赶集网和天健煤化交易、G购网等42家电商企业入驻我区,全区注册电商企业达134家。
  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提升农区产业化经营水平,完成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引入资金6.2亿元,实施蒙根花休闲农庄、山林智能温室等6个产业项目。发挥农业合作社带动作用,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达25个。引导农户发展垂钓、采摘、农家乐等休闲观光农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葡萄和蔬菜种植分别达1.4万亩和5000亩。农业科技支撑继续加强,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共建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本地植物开发利用等产学研合作。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