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山东省)2016年潍坊市潍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潍坊市潍城区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780 发布时间:2016-10-20 06:31:33
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2月25日在潍坊市潍城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 长 刘 泮 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5年和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去年以来...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2月25日在潍坊市潍城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  长   刘 泮 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5年和“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去年以来,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围绕推进“一城、四基地”建设,坚持全区抓项目、重点抓投入、突出抓招商、关键抓作风,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30.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6亿元,分别比上年(下同)增长7.4%、13.9%和15.1%;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602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7.6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53.3亿元和259.2亿元。
 
二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坚持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工业双轮驱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节能环保、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品牌商业、生态农业等新兴产业竞争优势和增长动能加速生成。全区服务业完成增加值137.2亿元、增长8.6%,提供税收18.5亿元、增长22.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24.3亿元、增长8.1%,利税10.3亿元、增长11.2%,利润6.9亿元、增长10.1%。
 
三是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深入实施提升市区发展战略,持续打造“五个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重点抓好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校园安全,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规范有序的公共环境,全力维护公共秩序、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启动立体泊车进社区工程、新增车位6500个,城市公共设施完好率达到98%以上。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新开工光正实验学校等4所学校,建成养老服务设施43处、四点半学校56处。生态优美的居住环境,全力突破齐鲁台湾城、火车站南广场、军埠口片区等重点区域开发,全区动力型地产在建面积460余万平方米;完善基础配套,建成6条道路、通车里程26公里;顺利完成“引黄入白”工程,提前1年启动小于河治理,林木覆盖率、城市绿化率达到32%和41%。和谐文明的人文环境,健全文明创建长效机制,抓好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村居覆盖率达到100%;推广社区自主议事、自治管理、自我服务“三自立区”治理模式,形成了邻里互助、和谐文明的良好氛围。
 
四是发展后劲更加坚实。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深化年,加快200个过千万元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18亿元。深入开展联系服务企业活动,完善企业问题反映和解决机制,全力做好企业融资、征收拆迁、项目审批等服务。围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突出抓好创新平台、创新联盟和创新企业三大创新载体建设,建成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家、企业重点实验室6家、院士工作站3家,实施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12个,建成创业示范载体16处。深化改革纵深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现代农业和服务业综合改革、社会治理创新等取得积极进展,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
 
各位代表,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十二五”规划任务目标全面完成。回顾五年发展历程: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的五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大关,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5.5亿元,进出口总额20.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元;三次产业比例由2010年末的4.8:47.8:47.4调整为2015年末的4.1:39.4:56.5。现代服务业质效双升。“十二五”期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8%,比GDP年均增幅高0.8个百分点。城市商业繁荣活跃。白浪河黄金西岸和中百、火车站等城市商圈聚集效应日益显现,建成金源大厦等12处大型商业综合体、福润得等27处商务楼宇和茶文化街等5条特色商业街,全区商业营业面积达到600万平方米,聚集北海村镇银行、中信建投证券、安邦保险等金融机构和企业总部120余家。现代物流业提档升级。鲁东物流中心成功创建为中国物流示范基地,建成佳乐家物流园、美通美的物流园等8个专业园区,物流设施面积56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62亿元,入驻潍坊现代物流总部基地等78个项目。文化产业品牌效应凸显。4.2平方公里的印象老潍县项目启动实施;潍坊广告创意产业园被列为国家级广告产业示范园区试点,建成西街68、西街88、西街99三处孵化器,聚集创意企业230家;南大营1789文化艺术区建成综合艺术馆、综合艺术展览中心等空间;十笏园文化街区26万平方米文化商业设施全面投入运营,建成齐鲁非遗文化产业孵化器,举办“万印楼奖”国际篆刻大赛、陈介祺艺术节等文化交流活动,入围全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会展经济蓬勃兴起。12万平方米的鲁台会展中心和会议中心建成运营,承办中日韩节能环保和健康养老产业论坛、中国画节、文展会等大型会展200余场次,区政府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首届中日韩产业博览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记集体二等功,鲁台会展中心被授予“中国十佳品牌会展中心”称号。城市工业发展势头强劲。通过山地整理、矿坑填埋等方式整合土地资源,规划建设了12平方公里的乐埠山创新科技产业园;按照“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理念,规划建设12.9平方公里的经济开发区低碳产业园。在此基础上,规划68平方公里的潍坊节能环保产业园,并上升为市级战略,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3亿元,修建修缮园区道路8.3公里,铺设各类管道21.6公里,搭建了城市工业聚集发展的优质平台。组建节能环保产业服务联盟,注册成立潍州节能环保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引进一立精密铸造等总投资154亿元的90个项目,大正科技、信科电器等68个项目投产运营,以大洋泊车为龙头、总投资40亿元的中国泊车产业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成潍城区(滨海)飞地工业园,总投资24亿元的同方机械等10个项目开工建设或投产运营。实施工业技改项目260个,完成技改投入90亿元,雷诺特高效汽轮机、大洋智能泊车、8AT自动变速箱关键零部件等一批重大创新项目相继投产;组织实施“两化融合”实用装备技术项目7项,耶莉娅集团、大洋泊车、绿特空调3家企业被认定为“四个一百”工程项目,大汉网络科技被认定为省电子商务企业,全区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工业企业达到20家。都市农业与休闲体验、观光旅游等业态融合发展。潍县萝卜文化产业园、潍坊铁皮石斛科技文化产业园等8处品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生态农业基地建成运营,瑞福油脂、益康宝食品、中和食品等15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36家,家庭农场发展到69家,带动农业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34个产品获得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涉农企业获得省级以上名牌及著名商标17个,“崔字牌”、“YIKANGBAO”(益康宝)通过中国驰名商标认定。玫瑰园西园、玫瑰小镇、房车露营基地等生态旅游休闲项目启动建设,建成大洋生态村、天悦山庄、陶然园等7家三星级以上农业旅游园区和安联开心农场等特色观光园区,星级“农家乐”发展到28家,全区休闲体验、旅游度假、特色观光型农业面积达到1万亩。
 
——“十二五”时期,是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价值品质明显提升的五年。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潍高路延伸段(北环路)完工,潍日高速滨海连接线开工建设。新建、续建月河路、三里庄路、卧龙西街等13条市政道路,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60公里。借势大于河综合整治,铺设排水排污管网22.3公里,较好解决了城区西部1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300多家企业工业废水和20万群众生活污水排放问题,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7.6%。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到848万平方米,普及率达到70%以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现全覆盖,投资4600万元完成了符山水库除险加固和4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三八六”环保行动深入实施。大于河河道整治、上游湿地修复工程和辖区18公里“引黄入白”工程全面完成。完成26台生产用燃煤锅炉“煤改气”治理、禁燃区内84台小型燃煤锅炉拆改、221个油气回收项目治理以及256家企业自备井整治任务,改造灰口铸铁燃气管道15公里,淘汰黄标车4477辆,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全面完成“三八六”环保行动既定目标。区域发展形成新格局。编制利昌、卧龙等8个片区122.7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齐鲁台湾城、火车站南广场、军埠口片区三大片区和十笏园、利昌、大于河、“两山一湖”四大组团空间布局基本形成,建成区面积由36.6平方公里拓展到5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6.1%。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积极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着力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机制,持续开展火车站、人民商城等重点区域整治,对西园街等9条商贸街进行规范提升,全力打造东风西街、胜利西街等“六街一区”城市管理示范工程。环卫保洁覆盖面不断扩大,中心城区环卫保洁面积增加至500万平方米。扎实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254个村居实现环卫保洁全覆盖管理。
 
——“十二五”时期,是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发展活力明显提升的五年。组织实施了9大领域、212项改革任务和15项重点改革事项,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在市场监管、农业、住房和城乡建设、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领域实行大部门体制;在望留街道启动扩权强镇改革试点;调整完善区、街财政体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逐步深化,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服务清单制度,梳理公布权力清单3468项,压减权力事项1506项,编制公布了31个部门的责任清单,将498项审批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审批,对重大投资项目实行“模拟审批”,行政服务效能明显提高。注册登记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大力推行先照后证、注册资本认缴、市场主体住所登记等工商注册登记便利化改革,全面实行年报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制度,新登记市场主体2.6万户。农村改革有序推进。134个村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227个村居完成集体资产改制任务,全区土地经营规模化率达到84.4%。依托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网络平台,建成农村产权交易分中心。科技创新活力增强。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科技计划48项,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2.8%。完成专利申请6186件、授权2136件,分别是“十一五”的4.1倍和2.3倍。建成6万平方米的节能环保产业孵化器和4万平方米的创意产业孵化器,西安交通大学在我区建立了国家级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重点实验室雷诺实验室,中科院热物理研究所在我区建立了航空动力关键零部件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十二五”时期,是民本民生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的五年。五年来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投入达到5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78%。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制定解决大班额问题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先后投入资金5.7亿元,新建、改扩建于河实验中学、潍州外国语学校、北关中心小学、西关中心小学、乐埠山中学等22所中小学校,新增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加固校舍面积6万平方米,建成潍州外国语奥体幼儿园、英特尔幼儿园等41处普惠性标准化幼儿园,公开招考优秀教师200余名,评选表彰“潍州名师”60名、“潍州名校长”5名、潍州名校7处;推动潍坊外国语教育集团膨胀发展,成立潍州卓越学前教育集团,实施集团化办学模式,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推动教育内涵发展,素质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区所有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77处村卫生室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由10大类41项扩充到12大类45项,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8%,连续免费开展了老年人健康体检、孕前和孕早期农村妇女补服叶酸、适龄农村妇女“两癌”检查、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等惠民医疗服务;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完成签约7.9万户,创建市级中医特色医疗机构18家,建成潍医附属医院分院、口腔医院明德总院等医疗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以奥体中心等功能性设施为依托,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区各类健身站点达到313处,社区规模以上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80%以上。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建成特色文化品牌村(社区)35个,9个街道(开发区、管理区)文化站、169个农村文化大院、110家农家书屋完成更新。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控制在6.5‰之内,在人民商城社区开展了国家级“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试点。圆满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33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601元,比“十一五”末分别增长63.4%和83.4%,贫困人口减少3346人。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8万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85元,企业离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达到每月2107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6000元和3100元,比“十一五”末分别增加2400元和1900元。建立城乡一体居民医保制度,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4.5万人。新开工棚户区改造6716户,建成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977 套(户),办理廉租住房实物配租70套,经济适用住房实物补贴380 套,发放经适房、廉租房补贴4114.3万元,政府补助企业自建公共租赁住房350套。推进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为主,互助、医养融合等为辅的“3+X”养老模式,全区建成社会办养护机构22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9个、农村幸福院24处,养老服务设施面积达到20余万平方米,设立床位5300余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66张。社会综合治理取得新成效。“六五”普法规划和“五五”依法治区规划任务目标顺利完成,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积极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实名制,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系统建成运行,1726家企业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常态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油气管线等重大隐患排查整改任务全面完成,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区、街两级全部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在8处农贸市场、专业市场和超市设立了食品安全快检室,在全部社区(村)设立食药安全协管员,组织亮企、亮店、亮厨1100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入推进平安社区创建,推行业主委员会自治管理和专业化物业服务,西南关社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建成火车站反恐处突“一分钟处置点”。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