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山西省)2016年永济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永济市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778 发布时间:2016-09-30 05:34:35
摘要:(2016年8月27日在永济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永济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孙中全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政府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
(2016年8月27日在永济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永济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孙中全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政府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紧紧围绕“打造五个永济,建设明星城市”目标,团结依靠全市人民,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落实“三个一百”等重点工作,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
    过去五年,我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质量持续提升。面对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强化问题导向,狠抓要素保障,主要指标稳步增长。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33.1亿元,年均增长10.2%;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0.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4.1亿元,年均增长11.7%;固定资产投资2015年完成115.6亿元,年均增长2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4.5亿元,年均增长14.5%;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921元、10879元,基本实现了翻番。三产比例由“十一五”末的18.7∶53∶28.3调整为15.6∶51.4∶33,我市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
    过去五年,我市工业经济提质增效,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先后投资6.8亿元提升园区基础设施,铝深加工、机电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三大园区规模初具。坚持优化存量和扩充增量并重,积极帮扶企业解困,华圣铝业、中车永济电机、丰喜化机等龙头企业稳步发展;大力开展集群化招商,成功招引了龙行天下、东方华贸等一批优势企业,先后实施2×35万千瓦热电联产、麟龙铝业高尖端铝合金锭、永济电机物流配送中心等产业链条纵向延伸和横向配套项目65个,形成了三大园区承载三大集群发展的工业新格局。全市集群企业增至2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6家,连续五年被评为“运城市工业先进县市”。
    过去五年,我市现代农业稳步发展,“三农”工作亮点频现。粮食总产连年位列运城市第一,先后发展规模养殖户800余户,蔬菜面积达到8.5万亩,干鲜果面积达到38万亩,长荣科技养殖加工、虞乡绿风花卉苗木、山东沃华大葱、开张卿头大棚红枣等特色种养殖基地不断壮大,一批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逐步形成规模。农民专业合作社增至1043家,培育运城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9家,农产品加工转换率达到70%。实施了东北腹地排水等一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近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化、粮食生产、林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畜牧养殖等工作多次受到国家及省市表彰奖励。
    过去五年,我市城乡建设提档升级,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完成了东外环路、电机大道西延、中山街东延等道路工程,城市道路框架拉大到50平方公里。建成了集博物馆、展览馆、会堂、图书馆于一体的市文化中心,成为展示永济形象的重要窗口。中心汽车站、高铁永济北站及站前广场顺利建成。采取BOT模式融资5.6亿元改造了供热管网,供热面积由140万平米扩大到400万平米;实施了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和垃圾中转站项目,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天然气供应系统;建设保障性住房6256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450户,极大改善了群众住房条件;连年实施城市道路绿化,全面完成舜帝山森林公园、滨河公园、蒲园建设,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在农村,以“美丽乡村”为抓手,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和环境综合整治,我市被授予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省级示范市”。
    过去五年,我市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不断强化景区开发,实施了鹳雀楼、蒲津渡遗址、五老峰、蒲州故城等一批景点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工程,特别是新建的神潭大峡谷已成为黄河金三角的明星景区。深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挖掘展示景区文化,整理编制文化丛书,连年举办大型节庆活动,充分彰显了我市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不断创新宣传营销模式,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旅游产业极大拉动了第三产业,建成了富有特色的水峪口古村,景点周边“农家乐”星罗棋布;新建了蒲津世贸广场、西厢国际商城等一批商贸流通项目,围绕核心区和永济电机形成两大城市商圈,全市商业营业面积由“十一五”末的10万平米增至22.6万平米。晋商银行、三禾村镇银行成功入驻,农商行挂牌成立,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过去五年,我市民计民生有效改善,社会发展和谐稳定。五年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达到54.3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6倍。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新、改扩建幼儿园67所,改造校舍4.3万平米,首批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评估认定。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更加规范。“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各类文化惠民活动蓬勃开展。新增就业3.3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建立,累计发放救助金2亿元。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力推进“五险统征”和“社保一卡通”,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安装监控探头1.4万个,形成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狠抓安全整治,积极化解信访积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强化廉政风险防控,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政府系统廉政建设不断加强。国防教育、民族宗教、市志、档案、老龄、残疾人等工作都实现了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矛盾困难叠加凸显的五年,但也是发展成效最为明显的五年。这些成绩,是市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广大干部群众,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永济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受经济下行影响,部分企业经营较为困难,招商项目落地率、开工率较低,固定资产投资压力加大;工业集群产业链条还不完善,现有企业精深加工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还不高,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不明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弱;城乡建设多元化投资体制没有形成,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文化旅游资源挖掘不够,景区体制改革滞后,配套产业散而不精;财政刚性支出大幅增加,社会事业和民生领域还有不少薄弱环节;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发展意识、改革意识、服务意识、担当意识还不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还时有发生。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全力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加快永济经济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根据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我们编制了《永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运城市委“三动三新”发展战略,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强力推进“工业崛起、农业转型、旅游突围、城建提升、开放带动”五大战略,加快建成山西重要的铝深加工基地、机电制造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城乡一体化示范基地和全国文化旅游名城,争当全省非煤县市转型跨越发展的排头兵,打造运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建设政治清明、经济活跃、人民富裕、生态文明、开放包容的新永济,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要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要加快“四基地一名城”建设,必须牢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我们将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落实市六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以“五大发展”为统领,以“五大战略”为抓手,攻坚克难破解发展难题,竭尽全力厚植发展优势,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
    一是突出创新发展,全面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核心动力,持之以恒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一产上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和“一带、两园、五大板块”发展思路,坚持“基地为主、龙头带动、园区引领、集群发展”理念,巩固壮大粮食、蔬菜、干鲜果、畜牧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加速第一产业“接二连三”,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二产上以集群发展为引领,以标准化、智能化为路径,以高端精深加工为方向,以三大园区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技术进步为动力,强化科技创新,狠抓企业解困,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打造铝深加工、机电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三大基地,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三产上高昂文化旅游龙头,坚持全域旅游理念,加快推进景区改制,积极招引大企业、大集团整体投资开发我市旅游产业,全力打造西部古蒲州历史文化旅游区、中部伍姓湖湿地生态旅游区和东部山水休闲度假区“三大核心旅游区”。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演艺、健身等新兴旅游业态,构建餐饮、商贸、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体系,努力把永济建成全国知名文化旅游名城。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