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宁夏)2016年泾源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泾源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2758 发布时间:2016-03-05 08:50:08
摘要: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26日在县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泾源县人民政府县长 马威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泾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
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26日在县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泾源县人民政府县长 马威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泾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凝心聚力,共同镌刻跨越发展的历史年轮
2015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在区市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全县人民,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砥砺奋进,铿锵前行,经济社会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38亿元,增长11.4%,高出全区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26亿元,增长24.2%,增幅连续两年领跑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0亿元,达到40.85亿元,增长27.6%,增幅跃居全市第一。
——结构调整日趋优化。一二三产比例达到19:33:48。一产完成增加值2.5亿元,特色农业占比75%以上;二产和三产分别完成增加值4.42亿元和6.46亿元,分别增长17.4%和10.3%,增幅均列全市第一;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10件为民承诺办理实事全面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35元,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75元,增长9.8%,增幅名列全区第三。城乡居民储蓄达到15.4亿元,增长22%。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榜”,荣获“全国首批绿色发展优秀县”。
(一)县域经济厚积薄发。项目带动成效明显。全年实施重点项目58个25.4亿元,增长41%;“双争”到位资金15.5亿元,与去年持平。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6亿元,增长47%,区市考核均为第一名。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国道344线快速推进,泾隆公路全线贯通,东毛高速全面收尾,中南部城乡饮水工程接近尾声。园区经济快速增长。皇达生物科技“新三板”挂牌上市,大田新天地“新四板”榜上有名,泾河清真食品有限公司重组达效,鑫捷特节能门窗厂入规投产,宏达汽贸城运营良好。园区全年完成产值2.7亿元,增长89.9%,实现利税2686万元,增长102%。商贸流通持续活跃。盈德金融商贸城建成开业,新区集贸市场正式交工,德通商务广场进展顺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5亿元,增长8.1%,增幅并列全区第一。财税金融运行良好。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4.96亿元,增长0.7%。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7.5亿元和13.6亿元,分别增长9%和15.6%。
(二)扶贫攻坚快速推进。扶贫开发精准发力。整合资金2.38亿元,完成2个整乡推进和17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脱贫销号贫困村16个,减少贫困人口610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5.3个百分点。生态移民基本完成。安置县内劳务移民756户2984人,搬迁县外移民858户3730人。县内移民村人均可支配收入5727元,增长12.4%。完成迁出区生态修复2.1万亩。金融扶贫创新机制。健全县乡村信用体系,成立县乡金融扶贫工作站和乡村两级信用协会,建立“担保资金池”,注资3000万元设立融资担保基金。创业就业稳步增长。完成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鉴定835人,转移劳动力2.83万人,劳务收入达到3.2亿元,增长13.3%。发放各类创业贷款8628万元,城镇新增就业5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三)特色产业提速增劲。旅游承载力不断提升。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拉开帷幕,20公里旅游服务带前期工作全面展开。老龙潭景区恢复性开业,“龙乡行”旅游节反响良好。冬季旅游开篇破题,六盘山滑雪场一期建成营业。颐和阳光公寓酒店主体封顶,泾河印象商务酒店加快建设。六盘山镇、泾河源镇荣登“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年接待游客突破80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4.53亿元,增长16.8%。草畜产业不断优化。全面实施“小母牛计划”保护工程,安格斯肉牛饲养量达到6000头以上,中国畜牧业协会命名我县“宁夏安格斯肉牛繁育基地”。更新补播紫花苜蓿4.5万亩,种植饲料玉米5万亩,建成千亩机械化牧草收割基地2个。发放养殖贴息贷款7000万元,投保基础母牛养殖保险1万头。新建村级畜牧兽医技术服务室20个。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暨六盘山第五届黄牛节,全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观摩会在泾源召开。全县肉牛饲养量稳定在16.7万头,农民人均牧业收入1117元,增长10%。苗木产业不断巩固。推行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一体化新路子,春秋两季绿化造林5500亩,新增六盘山特色花灌木5000亩,完成退耕还林1000亩、营造林3.5万亩。“六盘山苗木”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苗木种植面积稳定在19万亩,大规格苗木交易量达到1100余万株,苗木销售收入3.8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868元,增长10%。
(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实施大县城项目14个6.5亿元,建成保障性住房144套7144平方米,改造棚户区1465户,新增商品房16万平方米;完成建筑节能改造2.6万平方米,分区改造特色街区建筑立面2.3万平方米,改造提升城市道路4.85公里;一二水厂建成联网,交通旅游驿站主体完工,卧龙山城市休闲森林公园命名为自治区湿地公园。城镇品质不断提升。泾河源镇游客服务中心、泾河景石公园竣工验收,集中供热、污水处理项目进展顺利,旅游综合服务区二期搬迁基本完成,257套安置房建成入住。六盘山镇供暖管网开工建设,170套安置房全面建成,张堡综合服务驿站投入使用。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实施农村“亮灯”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817盏。实施“阳光沐浴”工程,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1858户。新修基本农田1.2万亩、乡村道路25公里,建成安全饮水工程2处,治理河道32公里,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36平方公里。新建美丽村庄10个、农村标准化社区2个、标准化道路5公里,改造危窑危房2298户。全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全区推广,荣获主干道路大整治大绿化工程山区组第一名,群众出行更便捷、居住更舒适、环境更优美。
(五)民生事业全面加强。坚持民生投入优先保障,集合财力的78%用于改善民生。教育发展惠民育民。中考成绩连续两年跻身全市前三甲,高考录取率超过85%,县内二本上线人数再创新高。高级中学扩容改造启动实施,25所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通过验收,教育基础建设日渐完善。“教育温暖”工程不断深入,76所学校供暖设施、外墙保温节能改造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彻底告别“小煤炉”。“学前教育保护”工程不断推进,幼儿园塑胶活动场地通过验收,儿童入园环境越来越安全。教育“9+3”助学工程不断扩面,全年资助学生1.9万人609万元,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更有尊严。卫生计生便民利民。全面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宁医大总医院合作继续深化。闽宁对口医疗帮扶再添佳绩,首家综合民营医院落户泾源。疾控妇幼计生服务中心交付使用,泾河源镇、六盘山镇中心卫生院评为“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实施“少生快富”363例,创建整村推进乡1个、整村推进村10个。社会保险“五险合一”改革正式启动,统筹城乡“两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文体活动提神提劲。泾源回族民间故事申遗成功。群众文化深入乡村,新组建农村文艺团队26支,开展文化演出112场次,放映数字电影1370场次。六盘山镇“千人饺子宴”在大年三十中央新闻联播重点报道。新建村级文化体育广场14个、体育健身步道10公里,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县创建通过自治区验收。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取得“两金一银”的历史最好成绩,评为自治区全国民运会先进集体。养老助老热心暖心。县中心敬老院开放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改造启用,泾河源镇中心敬老院主体建成,71个农村幸福院“老饭桌”全面运行,惠及鳏寡孤残和留守老人2000余人,提高高龄老人生活津贴,购买“老饭桌”、五保供养老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4100人,更多的老人吃上了热乎饭,说上了贴心话,日子过得更踏实。
(六)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启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创新实施宗教场所“阳光沐浴”工程,民族宗教和睦和顺。扎实开展安全生产责任年活动,隐患排查整治“一案一策”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信访维稳、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年度群众满意度测评县公安局排名全区第一。“六五”普法通过区级验收。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全面完成,“两证合一”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展顺利。继续开展“三跨三支”防火演练,民兵预备役建设和“双拥”工作得到加强。县域地名总体规划评为2015年全国优秀地名规划。
(七)政务环境不断优化。坚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制度,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均达到100%。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深入推进,“公务卡”试点和公车改革稳步实施,企业登记注册“三证合一”、食品药品“六证合一”全面推行,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全部公开。政务服务应用平台投入使用,全年受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3.8万件,办结率100%。开办“百姓关注”栏目11期,解决焦点难点问题108个。坚持财政“双审”制,创新开展“四清”制,“三公”经费同比下降5.3%。坚持全员审计制,审减政府投资类项目工程造价2.65亿元,核减率31.4%。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地震、粮食、档案、县志、消防、邮政、气象、电力、通讯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总结过去一年,我们扛住了困难和压力,在发展中奋进;回顾“十二五”,我们更觉得不平凡、不寻常。可以说,“十二五”是泾源历史上经济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