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贵州省)2016年紫云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紫云自治县人民政府 作者:知县网 人气:1795 发布时间:2016-03-02 16:28:29
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月15日在紫云自治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 王永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二五是我县历史上经济...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月15日在紫云自治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   王永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二五”是我县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最为丰硕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和依靠全县各族人民,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两加一推”主基调,围绕“提速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总要求,以“五个100工程”为抓手,全力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全县上下呈现出经济持续向好、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总的来说,我们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1+15”项重大成就。
“1”就是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到贵州视察指导工作时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主基调主战略,围绕“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总要求,全县上下思想统一、思路清晰,举措有力、工作有效。“15”具体来说就是:
一是上级关注支持力度空前巨大。前任省委书记赵克志、现任省委书记陈敏尔、市委书记周建琨和市长曾永涛等省市领导多次到紫云考察指导,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前瞻性指示,省市各有关部门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了空前支持,有力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增强了贫困群众奋发脱贫的发展意识。
二是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十二五”以来,全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四化”同步战略成效明显,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45.20:15.04:39.76调整为2015年的31.88: 17.43: 50.69;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8.25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51.13亿元,年均增长14.8%,超“十二五”目标11.1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5488元增长到2015年的18838元,年均增长16.8%,超“十二五”目标8838元。财政总收入由2010年的1.32亿元增长到5.56亿元,超“十二五”目标1.5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2010年的0.78亿元提高到2015年4.59亿元,年均增长42.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由2010年的8.74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20.5亿元,年均增长18.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10年的6.5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79.29亿元,年均增长64.7%,超“十二五”目标29.29亿元;“十二五”期间,共引进项目226个,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59.98亿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11320元、3124元提高到2015年的20827元、6573元,年均分别递增1901.4元、689.8元。
三是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围绕“坡坡花果山、田田蔬菜园、户户农家乐、人人奔小康”的发展目标,按照“一园、两带、四区”的产业布局,以“抓特、扶优、突弱”为总抓手,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建成以早熟蔬菜、紫葡萄、生态茶等为主导产业的4个省级山地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以红芯红薯、核桃、脐橙、桂花等为主导产业的12个市级农业示范园区,顺利实现“乡乡镇镇建园区,乡乡镇镇有产业,乡乡镇镇有特色”的发展目标,做到第一产业“接二连三”。粮食总产量年均稳定在10.3万吨以上,累计种植经济作物130多万亩(次)。粮经作物种植面积比从“十一五”末的66:34调整为40:60,农、林、牧、渔总产值由10.37亿元增加到33.92亿元,年均递增4.71亿元。4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总产值达43.37亿元,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3.75亿元。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1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26个。培育了一批专业养殖示范村、示范基地和家庭农场,畜牧业产值从“十一五”末的5.63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9.87亿元,年均增长12%。成功承办了全市乡乡镇镇建园区现场观摩会和全市“美丽乡村.四在农家”现场推进会,走出了一条独具紫云特色的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路子。
四是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坚持“以石为主、与‘石’俱进、多元并举、统筹发展”的工业发展思路,加大融资平台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推进园区标准化厂房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建成猫营石材工业园、坝羊返乡农民创业园、白云产业园三大组团。引进了西南水泥、浩翔商砼、玉腾石材、六合石材、淋金灿石材、黔中香、华宝中药等一批生产加工企业;用足用活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累计扶持微型企业717户,带动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大力实施筑巢引凤工程,五年共完成工业基础设施投资15.15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6万平方米,企业入驻率达92.67%;累计完成产业项目投资36亿元,园区累计新增入园企业25个,建成投产企业14个,新增入规企业6个,累计新增从业人员2775人,完成工业税收1.71亿元。2015年,预计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16.87亿元,实现增加值4.29亿,分别是“十一五”末的2.88倍和2.12倍。
五是全域旅游格局逐步形成。依托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倾力打造格凸河风景区、紫云庄园等一批城旅融合、文旅融合、农旅融合、体旅融合的生态精品旅游,加快了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旅游业态不断丰富。格凸河景区停车场、旅客服务中心、大穿洞新游览线建成投入使用,中洞索道、打饶游客服务中心、小穿洞停车场、小穿洞漂流等项目即将建成,启动建设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保护设施、景区帐篷酒店等项目。格凸河风景区成功申报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列为全省27个重点示范景区之一。成功举办格凸国际攀岩节和EMBA-全球精英丛林穿越赛、重庆—格凸河千车自驾游、世界首场洞中交响音乐会、乐享徒步暨紫云万亩葡萄园品尝等系列活动,先后到北京、成都等省市开展旅游推介,畅通了外界了解紫云、走进紫云的渠道。中央级、省内外主流媒体以“发现紫云”系列重大文化旅游、户外体育活动为平台,频繁聚焦紫云,多角度、全方位宣传紫云,展示紫云。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拍摄的反映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纪录片,分别在中文国际频道、财经频道、科教频道播出,浙江卫视在我县拍摄了《西游奇遇记》大型综艺节目,上海卫视在我县拍摄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喀斯特地貌的历史记忆》等大型纪录片,紫云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大力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建成了格凸河镇格丼村、坝羊乡大坡村等一批省、市级示范新农村。基本形成了集观光、科考、探险、文化、红色旅游及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五年来,共引进旅游开发公司2家,发展宾馆、酒店、旅店等82家,培育示范性农家乐和家庭旅馆20家。2015年,全县接待游客307.2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3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4.53倍和6.08倍。在旅游业的带动下,交通物流、金融保险、邮电通信、酒店餐饮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格凸河农村电子商务中心和紫云电子商务运营(孵化)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入驻电商企业14家,上线销售农特产品20余类200余种,完成线上销售300余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十一五”末的7.5亿元提高到14.44亿元,年均递增1.39亿元。
六是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始终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以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围绕“产城互动、景城一体、城乡统筹”的规划原则,按照“一城两星”的组团格局,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12-2030)》,完成老城区风貌规划、各乡镇小城镇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逐步实现多规合一。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189.13亿元,建成亚鲁王城市综合体、格凸河示范小城镇,启动麒龙城市广场等一批省市级综合性示范工程,城市投资和居住吸引力全面提升。实施老城区外墙立面改造工程,建成海子大道、迎宾大道、南环路、松山大道一批市政道路,科学路等城市干道快速推进,打通县城至羊场快速通道,新老城区道路网络纵横交错,配套服务设施日益完善。新建海子公园、紫云庄园、紫云公园、佛教文化公园、羊场红色文化公园等一批城市生态文化公园,狠抓县城绿化美化亮化,城市品位骤然提升。建成文化服务中心、群众工作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新县人民医院、民族高级中学、客运站、物流园等一批公共基础设施,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升级,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强力推进“拆违控违”,累计拆除违法建筑435起7.43万平方米。积极开展“五创”工作,获省委省政府全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县表彰,成功创建市级卫生城市,城市管理全面加强。各乡镇小城镇建设齐头并进,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县城规划建设区从“十一五”末的5.03平方公里扩大到20余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从4.5万人增加到8万余人,城镇化率从17.77%提升到38.33%,年均提升4.11个百分点。成功承办了安顺市第五届新型城镇化推进暨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城市建设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七是交通瓶颈逐步破解。积极抢抓省委省政府构建大交通立体网络格局的重大机遇,充分运用中央和省对高铁、高速、县乡道路改造等方面给予的政策支持,投入27.67亿元,建成通村油路(硬化)840公里,通组公路200公里,建设农村客运招呼站117个,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硬化路;大力实施城市道路规范化建设,城市路网骨架成型,城市交通便捷通畅;惠兴高速建成通车,安紫高速开工建设,209省道改造工程木山堡至县城段基本竣工,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552.49公里,等级路里程达到827公里。随着贵兴高铁、黄百铁路、紫望高速等重大交通枢纽工程的规划建设,紫云即将实现“两高两铁”贯穿县域全境;同时,通过高速半个小时即到达坝草、百层码头,水陆交通优势日益凸显,未来几年,紫云将成为黔中重要的次交通枢纽。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