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内蒙古)2016年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545 发布时间:2016-02-28 13:18:33
摘要:2015年12月29日在乌拉特中旗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旗长 闫永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乌拉特中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
——2015年12月29日在乌拉特中旗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旗长 闫永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乌拉特中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和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旗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旗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旗人大、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下,旗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旗各族干部群众,积极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干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大事和实事,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步。
     ——综合实力稳步提高。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67.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01.6亿元,年均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由2010年的86.03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36.42亿元,年均增长9.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2010年的3.3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8.77亿元,年均增长2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0年的7.8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4.7亿元,年均增长13.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14830元增加到2015年的25523元,年均增长11.5%;农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7114元增加到2015年的13391元,年均增长13.5%。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预计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17.5:72.5:10演进为2015年的17.4:70.5:12.1。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201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5亿斤,较2010年增产2.7亿斤,新增设施农业1.05万亩,牲畜饲养总量连续五年保持在300万头(只)以上,新建规模化养殖场52个,发展家庭生态牧场示范户65户,建成蒙羊百万只肉羊屠宰加工生产线。工业经济平稳运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4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39.3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9.6亿元,年均增长9.3%;引进和培育了神华、太平矿业、京能等一批大企业,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105项;现代煤化工产业形成2480万吨洗煤、120万吨焦化、12万吨甲醇产能,采矿冶金产业形成10万吨原油、8吨黄金、10万吨金属冶炼、60万吨铅锌采选和150万吨铁精粉采选产能,黄金产量连续五年进入全国十强县行列,清洁能源产业风电装机容量达到 200万千瓦,光伏装机容量达到20万千瓦。商贸、物流、旅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打造自治区级口岸物流园区,建成6个进出口监管场所,仓储能力达到2000万吨以上,完成互市贸易区建设,开通了中蒙跨境旅游等精品旅游线路,累计接待游客25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3.4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7.8亿元和32.4亿元,年均增长11.1%和16.7%。            
 
     ——城乡面貌明显改善。旗域及镇、村规划实现了全覆盖,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城镇供水普及率达到100%、集中供热率达到85%、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海流图建成区面积达到7.8平方公里,新改建市政道路22公里、排污管网14公里,硬化人行道6.5万平方米,实施水系景观和广场公园5处,新增园林绿化面积260万平方米,新热源厂建成投用,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海流图镇被列为国家级重点镇,乌加河镇荣获“全国文明镇”荣誉称号。“十个全覆盖”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2014—2015年投入资金10.92亿元,完成危房改造6730户、街巷硬化310公里,解决了6476名农牧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实施新能源通电4089户、农网改造升级10千伏线路419公里、0.4千伏线路426公里,新增配电变压器219台,安装电视户户通设备10500套、村村响设备90套,新改建学校4所、标准化卫生室43个、便民超市63个,完成93个嘎查村文化活动室设备配套,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建成了乌镇、巴彦高勒、白音厂汗等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示范嘎查村,联丰奋斗村荣获“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巴彦高勒嘎查被评为自治区级“美丽乡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完成公路建设1756公里,海流图至五原、海流图至武川公路建成通车,甘泉、西金铁路投入运营,通用机场建成具备通航条件;实施海流图防洪、灌区排水改造、牧区节水灌溉等42项重点水利工程,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7万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63万亩。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奖补面积达到2963万亩,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重点区域绿化等生态建设工程44.6万亩,完成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294万亩。
 
    ——改革开放成效显著。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农牧企利益联结机制和对蒙合作机制建设三项重点改革工作有序推进,行政审批、财税、卫生、文化、社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工作全部完成,草原确权承包工作稳步开展,旗级公立医院作为国家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改革经验向全区推广,“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工作全面推开。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口岸“五出五进”原煤专用通道、疏港公路、联检楼、报关报检大楼、海关无人值守系统等一大批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双边口岸电力、公路等基础设施初步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了单日12小时不间断通关,口岸通关能力达到年过货3000万吨。“十二五”期间,累计进出口贸易量达到5411万吨,较“十一五”期间增长2.27倍,年均增长26.7%,完成进出口贸易总值555.4亿元,增长3.71倍,年均增长36.3%,累计出口电力27亿度。特别是2011年以来连续四年进出口贸易量突破千万吨,2013年蒙古国铜精粉正式入境,累计完成铜精粉进口175.2万吨,进出口贸易额和关税居呼和浩特关区首位,成为拉动口岸进出口贸易的新引擎。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双边官方、民间交流不断加强,建立了双边口岸季度会晤和警务合作机制,互派文艺团体、留学生、教师750余人次,赴蒙古国开展义诊1万余人次。口岸城镇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实施了镇区道路、人行道硬化、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新建甘其毛都学校和中蒙国际友好医院,口岸公安分局、河套农商行等20余家机关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入驻口岸。加工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加强,实施了道路、亮化、绿化、污水处理等一批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已建成黑色路面40公里、变电站7座,日供水能力达到5万吨,累计绿化面积163.8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达到34家,实现了由市级工业园区向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升级,并成功跨入自治区“双百亿”园区行列。
 
    ——民生保障水平全面提升。直接用于民生的投入由2010年的8.43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8.28亿元,五年累计用于民生领域的投入达83.21亿元。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41亿元,农牧民转移就业70500人次,新增城镇就业5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万人和4.27万人,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万人,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由2010年1190元提高到2015年的1577元。城镇、农村、牧区低保对象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467元、263元、331元,累计发放低保金2.06亿元、医疗救助金1812万元、救灾款3049万元,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980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5.2亿元,撬动金融贷款2.56亿元,保障扶贫开发工作顺利进行,使17681名贫困农牧民稳定脱贫。实施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公租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89万平方米,解决了1.53万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373个,覆盖93个行政嘎查村(分场),农牧民普遍受益。
 
    ——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启动实施了全民兴教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29亿元,完成学校基础设施建设14.92万平方米,率先在全市开展汉授高中“两免”、民族学前教育“一免一补”和农牧区中小学生安全免费乘车工作。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新扩建7所卫生院、10所卫生院职工周转宿舍和43所卫生室,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实现了全覆盖,人均筹资由240元提高到500元。创新牧区医疗服务新模式,免费发放健康保障小药箱4400个,实现了牧区医疗全覆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成市民中心“七馆一院”和6个苏木镇综合文化站,连续四年举办了乌拉特中旗草原生态旅游节暨“鸿雁”文化艺术节,积极创作了《鸿雁的故乡》、《乌拉特婚礼》等一批优秀文化剧作,蒙文长篇小说《苍茫戈壁》荣获自治区索龙嘎奖,我旗被列入了“乌拉特文化生态保护区”,先后被评为“鸿雁文化之乡”、“中国蒙古族民歌之乡”。高度重视基层基础建设,新建苏木镇干部周转房9544平方米,建成6个高标准社区。全面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认真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有效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信访形势整体稳定。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项目33个,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2013年我旗被评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旗县,2015年表彰全旗民族团结进步暨学习使用蒙古语文先进集体66个、先进个人133名。圆满完成“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序推进精神文明、民主法治建设工作。积极支持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边疆安宁、社会稳定、军政军民团结的局面进一步巩固。气象、防震减灾、应急救援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积极支持工、青、妇、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和联检单位开展工作。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五年来,旗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认真执行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切实加强与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群团组织的联系与协商,积极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五年来共办理落实人大代表建议议案275件、政协委员提案536件,答复率达100%。全面建立了政府法律顾问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承接上级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24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18项。认真开展了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行政机关和干部作风明显好转。接受自治区党委巡视组常规巡视。深入开展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廉政建设和监察审计工作,严格执行中央、自治区和市里关于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继续开展纠风专项治理,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即将过去的2015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惠民生、促和谐上,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1.6亿元,同比增长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6.42亿元,同比增长13.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77亿元,同比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7亿元,同比增长11%;城镇和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523元和13391元,分别同比增长10%和11%;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
 
    一年来,我们加快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38万亩,新增设施农业960亩。年度牲畜饲养总量达到324万头(只),扶持发展家庭生态牧场示范户12户,新建规模化养殖场13个、养殖棚圈32.7万平方米。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7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6亿元。中广核、华能20万千瓦、鲁能10万千瓦风电和建力兆盛 4万千瓦、天楷1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并网,百万千瓦风电汇集站建成投运。成功举办第二届中蒙国际那达慕暨第四届中蒙文化交流周活动,促成中蒙双边在共建跨境经济合作区和矿能产业合作方面达成重要共识,有效带动了全旗服务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全年累计接待游客人数达到54.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9亿元,现代物流、金融等服务业加快发展。
 
    一年来,我们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实施了联检楼、边检营房修缮和待发区围栏、硬化、视频监控工程,入境重载公路建成完工,海关车辆快速检测系统投入运行。积极推进“三个一”和“三互”大通关改革,截至12月24日进口煤炭602万吨、铜精粉86万吨。参加首届中蒙博览会并取得积极成果,与蒙方签订共建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等3个谅解备忘录和2个战略合作协议。投资1.5亿元实施了加工园区生活区道路管网、煤窑沟防洪和重点路段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工程,完成道路建设4.3公里、管网铺设19公里,新增绿化面积58万平方米。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