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辽宁省)2016年新民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新民市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884 发布时间:2016-02-19 13:57:45
摘要:2016年新民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2月23日在新民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邢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5年和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2015年,是新民发展极不...
2016年新民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2月23日在新民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邢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5年和“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2015年,是新民发展极不平凡、极具挑战的一年,也是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一年。面对新常态下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市政府在沈阳市委、市政府和新民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依法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下,围绕建设沈阳西部中心副城、实力雄厚产业新城、幸福宜居生态绿城“三大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强市、统筹城乡、文明提升“三大战略”,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58亿元,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1.3亿元,负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5亿元,增长1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98亿元,负增长67.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435元,增长7.6%。一年来,市政府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立足转型抓升级,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
 
  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加快。农业生产虽遇旱灾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达20.58亿斤;新建国家级粮油高产创建示范区30个,新增设施农业1.3万亩,达到56.8万亩。小梁山西瓜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审核。全市三品认证面积达272.7万亩。新建兴隆堡庆利等2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全年植树造林8.1万亩,栽植寒富苹果1.3万亩。开展大红旗镇红中村等12个河道标准化治理工程,农建清淤土方510万立方米。新注册家庭农场110家,累计达212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98家,累计达1500家。恒丰源、成达等农事龙头企业增资扩产,泛华集团大民屯产城一体化项目、庆丰包子东北食材原料基地项目签约落户。农产品出口创汇4500万美元,位居全省前列。
 
  工业化水平持续提升。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年新增规上企业10家,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到98.9%;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8%。全力扶持骨干企业转型升级,深入开展“双进双解”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400余个,全力推进新星实业、东新药业等23家企业42个高科技项目建设。产业集群加速崛起,成立包印、造纸产业联盟,成功举办2015东北地区塑料产业峰会暨中国再生塑料技术创新战略东北三省协同发展大会,包印、医药、灯饰灯具、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集群影响力、带动力进一步增强。
 
  服务业持续提档升级。东北汽车配件总部基地、万景物流、豪康第四方物流项目竣工营业,农机商贸城汽车4S店、家乐福商业综合体项目主体完工。成功举办春、秋两季房·车惠民联展。新民文化博览园被评为“辽宁十佳人文景观”。成功举办第十四届荷花节、兴隆温泉旅游节、油菜花节、寒富苹果采摘节等节庆活动,全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营业收入1.5亿元。荣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示范市和中国最美健康养生旅游名市荣誉称号。
 
  (二)立足改革抓创新,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完成新型城镇化方案编制工作,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沈阳经济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全面推进,按照“一核两翼多点”空间布局,推进区域性土地流转机制、投融资体制、审批制度、户籍制度等方面改革创新,被评为“2015年全国十大改革案例”。完成经济开发区与胡台新城机构整合。完成工商局、质监局、食药监局整合。创新投融资改革,按照PPP模式建设工业污水处理厂、文化艺术中心项目,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实现突破。创新建管分离模式,成立城管委、乡镇综合执法大队,全面加强城乡环境网格化管理。完成高台子镇等6个乡镇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新流转土地15万亩。
 
  承载空间持续优化。胡台新城开展振兴五街等2条道路新建工程,补植各类乔灌木2万余株,种植花卉3万余株;经济开发区完成中央大道、世纪大街雨污分流工程,完成东营北三路等3条街路改建、绿化、亮化工程;兴隆温泉城开展区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完成20万平方米花木景观带建设,完成修家窑排干7.7公里清淤工程;罗家房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园、金五台子汽车零配件产业园全面启动。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举办面向浙商、闽商招商推介活动,洽谈推进项目110个。全市30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129个,完成投资284亿元,同比增长5.3%。17个沈阳市重点项目顺利建设,完成投资63亿元。卓达蒲河绿色建筑产业园、吉林梓耕彩印包装等项目签约落户,世界温泉乐园、修正保健品等项目开工建设,福来豆制品二期豆芽生产线、德宝食品等项目竣工运行,重大项目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三)立足提升抓环境,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
 
  城乡建设亮点纷呈。对民族街、工人街等20条街路实施改扩建工程,安装路灯841盏;完成铁北市场群排水工程,铺设雨、污管线15860延米,开展工人街公铁立交桥浇筑工作,完成南环西路新建工程,东营北三路跨河桥竣工通车。完成101国道、沈阜开发大道改扩建工程,代表沈阳市满分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完成十大线、沈环线、谢高线大中修工程,实施“一事一议”村内道路财政奖补改造107公里。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完成城区西出口、东出口改造工程,补植乔木1800余棵、新植灌木6.1万株、新铺草坪3300平方米。开展暖房工程40万平方米,改造楼房119栋、受益群众5702户;维修改造老旧小区36万平方米。市民广场建成使用,完成新华广场、湖滨公园升级改造。在辽河大街等重点街路设置“流动垃圾车”,建立农村清扫保洁及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开展兴隆堡、大民屯宜居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完成方巾牛等18个村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完成大民屯等15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深入开展“蓝天行动”,拆除小型燃煤锅炉34座。
 
  城乡管理日趋规范。依法拆除违章建筑2.3万平方米;取缔违规街路市场12处;清理露天烧烤282处;清理违规经营1.9万处。开展“三线五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完成文化艺术中心、2015年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工程征迁工作。依法取缔黑车32台,查处校、客车超员23台次。
 
  (四)立足福祉抓民生,社会事业进一步繁荣
 
  民生保障有效落实。全年城镇实名制就业5600人,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511人,扶持创业带头人83人,改建创业孵化基地1个,进驻企业5户,带动就业112人。保险扩面扎实推进,为5077名农村退伍军人办理养老保险,完成低保提标工作,健全基本医疗和大病救助制度。开展产业扶贫项目22个,完成4000名群众脱贫任务。开展八家子棚户区1293户居民回迁工作。完成111户居民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工作;完成国营林场危房改造主体工程;全市新农合参合率99.5%。政府承诺的10件实事全部办结。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高标准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创建教育强市工作圆满完成。市医院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中医院综合改革正式启动,居民健康卡、卫生信息化、智慧医疗项目稳步推进。举办全民读书月、新民市首届社区文化节等丰富多彩文体活动20余场;全年放映电影5814场。组织科技培训班220期,带动农民800名。完成东南社区等20个社区办公用房改造任务,圆满完成第九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高质量完成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
 
  社会治安持续好转。强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启动“智慧公安”项目建设,全年破获刑事案件772起,打击处理各类犯罪嫌疑人552名,全市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7%。积极推进“三证合一,一证一码”工作,全年登记658户次;开展输油气管线、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专项检查。深入开展“信访销号工程”活动,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774件次。
 
  (五)立足高效抓作风,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依法行政更加规范。网上公开政府信息3900余条,公开财政预决算等重点领域信息500余条。政务服务中心受理行政审批事项13万件,办结率100%,投诉率为零,群众、企业满意率100%。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组建。96123市民热线受理群众诉求2184件,民生热线实现全域运营,受理群众诉求3762件。
 
  工作作风持续转变。扎实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全年承办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意见和政协提案53件,办结率96.2%,满意率100%。完成2014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和“碧水工程”等专项审计工作。开展“不作为、不担当”专项整治和“青山工程”违法违纪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工作作风得到明显提升。
 
  各乡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在发展当地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族、宗教、外事、法制、物价、档案、地震、人防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国税、地税等驻新单位为新民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今年,我市一些主要经济指标下降幅度较大,未能完成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一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受“三期叠加”等宏观环境影响,全市传统产业附加值低、产业链较短,新兴产业规模不强,服务业滞后等发展短板集中显现。二是受总体经济形势影响,部分企业效益下滑;受“营改增”扩面、小微企业减税等政策性因素影响,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三是我们按照“三严三实”精神,主动转变发展理念,严格做实各项经济指标,相应降低了指标增幅。虽然部分经济指标增速出现回落,但全市经济结构、财税结构更加科学,税收占比同比提高7.8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4.1个百分点,全市经济健康向上的发展势头和群众生活不断改善的态势没有改变。
 
  随着2015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我们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工作目标。五年来,市政府班子与全市人民戮力同心、奋勇拼搏,开创了经济发展新局面,谱写了社会发展新篇章。
 
  这五年,是经济发展稳步提升的五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2010年的1.74倍、2.15倍,年均增长11.7%、16.5%。
 
  这五年,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五年。全市三次产业比实现13:65:22,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包印、医药、灯饰灯具三大产业集群产值突破百亿,温泉体验、旅游休闲、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异军突起,全市多点支撑、互补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这五年,是重点区域迅速崛起的五年。新民新城、胡台新城、兴隆温泉城、大民屯新市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前当堡、罗家房、周坨子等乡镇加速崛起,全市“一核两翼多点”的空间布局基本形成,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这五年,是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的五年。站前大街、南环西路等街路建成通车,清真寺路等36条街路拓宽改造,大剧院广场、湖滨公园、新华广场提档升级。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242公里,新建吉康等3座污水处理厂、新建前当堡等16座污水处理设施,实施辽河、蒲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城乡路更宽了、灯更亮了、楼更高了、环境更美了。
 
  这五年,是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城乡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养老、医疗保障覆盖率稳步提升,教育均等化进一步落实,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完善,文化事业更加繁荣,社会防控体系更加健全,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各位代表,“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心系新民发展的各位代表和委员,向奋斗在全市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和支持新民发展的各界人士、人民团体、驻新单位、驻新部队广大官兵、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还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全市经济运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环境仍需改善。二是项目特别是具有牵动力的重大项目依然不多,项目储备、项目建设仍需加强。三是城乡建管水平有待进一步改进,城乡环境仍需提升。四是民生工程有待进一步推进,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需解决。五是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干部担当精神、奉献意识仍需提高。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目标任务和2016年重点工作安排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期,也是我市建设沈阳西部中心副城、实力雄厚产业新城、幸福宜居生态绿城“三大目标”的关键期。我们既要清醒认识“十三五”面临的发展压力,更要有决心和信心积极应对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这种决心和信心来自国家新一轮东北振兴、沈阳建设国家级创新改革试验区、新民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等重大机遇,来自于全市愈加突出的区位优势、要素优势、产业优势,来自于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政通人和、齐心协力的良好氛围,更来自于全市人民盼发展、谋发展的奋斗激情。只要我们集聚发展正能量、保持发展精气神、脚踏实地抓落实,就一定能够在“十三五”时期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四个着力”要求,切实围绕“四个驱动”,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施“工业强市、统筹城乡、文明提升”三大战略,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2%,着力打造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市、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辽宁省休闲旅游示范区、沈阳西部工业强市。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