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内蒙古)2016年鄂伦春自治旗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鄂伦春自治旗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690 发布时间:2016-02-10 10:59:41
摘要:鄂伦春自治旗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2月2日鄂伦春自治旗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鄂伦春自治旗人民政府旗长 何胜宝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鄂伦春自治旗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旗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
各位代表,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开启新的伟大征程,前景十分广阔,目标催人奋进。我们坚信,经过全旗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凝聚起加快发展的强大力量,锁定目标,攻坚克难,“十三五”的宏伟蓝图一定能够如期实现,鄂伦春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三、2016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建旗65周年、实施“禁猎”20周年,又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至关重要。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均达到9%。主要约束性指标达到呼伦贝尔市要求。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要做好以下十一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稳增长,促进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稳增长是当前第一要务,准确把握中央政策导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拉动经济稳增长。一是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旗经济发展正处于初级起步阶段,必须突出问题导向,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提高供给产品质量和效率,一产突出发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和高产优质高效作物,二产发展可持续性强、增长空间大、市场前景广的农畜产品加工和新能源等产业,三产发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金融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增强一二三产持续增长动力。同时,落实降低企业税费、电力价格、物流成本等政策措施,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二是创新投融资方式。融资是抓好投资和项目建设的关键。在社会融资上,进一步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引导民间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金融创新上,建立金融机构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激励机制,鼓励创新金融产品,扩大有效信贷投放,确保全社会贷款余额增长15%以上。在政府投资上,组建呼伦贝尔市城投分公司融资平台,加大政府性担保资金投入,增强政府融资能力。三是狠抓投资和项目建设。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快推进项目开工建设,形成政府、企业、金融等多元投资聚合效应。我旗计划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33项,总投资76.6亿元,年内完成投资27.8亿元,围绕提升产业层次,实施八岔沟西铅锌矿、兴安绿康生态农业等工业建设项目7个,投资10.6亿元;围绕改善发展环境和条件,实施阿里河至库布春林场段一级公路、加嫩铁路鄂伦春段道口平改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6个,投资14亿元;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残疾人康复中心、呼伦贝尔市民政精神疗护院等社会事业项目10个,投资3.2亿元。
(二)着力转方式,推进绿色工业提质升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以“扩、提、转、引”为重点,做好存量调整“加减法”。一是农畜产品加工产业。注重提升农产品转化率和附加值,重点推进嘎仙酒业2000吨白酒技改扩能项目、鲜卑源酒业5万吨啤酒灌装生产线、兴安绿康生态农业3万头牛10万只羊深加工项目和荣盛商贸1000吨芸豆食品加工项目投产达效,推动嵩天薯业马铃薯加工产业重组,落实200万吨玉米初加工项目业主。二是森林生态食品加工产业。注重打造森林生态食品品牌,林下生态食品由卖资源向卖绿色健康产品转变,开发浆果、坚果和食用菌等高端产品,加快诺敏绿业食用菌加工技改扩能,启动原生态公司野生蓝莓高值化产品加工项目。三是能源开发产业。注重破解电力瓶颈,重点推进大杨树2×2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完成项目核准并开工建设;抓好鑫昌泰集团2×5万千瓦自备电厂项目主厂房建设;继续推进毕拉河口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前期,争取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并落实项目业主。四是矿产开发产业。注重培育支柱性产业,重点推进八岔沟西铅锌矿采选项目投产运营,加快兴阿铜钼矿采选等矿产开发项目完成采矿手续办理并实现开工建设,保障鑫昌泰吉文水泥现有4000吨熟料生产线满负荷生产,扶持夏日、森峰饮品做大高端饮用水产业。同时,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发挥园区投资开发公司作用,实施起步区主干道路二期工程和给水、排水及供热管网一期工程,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功能,建立中小企业创业园,年内引入2家深加工型企业。
(三)着力调结构,推动现代农牧业快速发展。现代农牧业是稳增长的有力支撑,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牧业发展路子,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一是优化农牧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加快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经济类作物播种面积,稳定玉米种植面积,实现粮食产量九连增。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肉牛、肉羊和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实现畜牧业在一产的比重达到20%,力争牧业年度牲畜存栏头数达到90万头只。扩大特色产业规模,重点发展食用菌、浆果、坚果、北药、特种养殖等产业基地。二是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3万亩;加快测土配方、良种扩繁、设施农业等技术运用,推广优质多抗广适新品种,确保科技贡献达到50%以上;引进示范和推广先进适用农机装备,机耕率达到85%以上。三是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以龙头企业为根本,推动农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建立龙头、基地和农猎民之间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利益联结比例提高到25%、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20%。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完成“鄂伦春黑木耳” 、“鄂伦春蓝莓”等国家地理标志注册。四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服务组织的集约化程度,积极推广股份合作流转、整村整组土地连片流转,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提高规模经营水平,流转土地达到70万亩。同时,扎实推进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
(四)着力提质量,壮大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现代服务业是稳增长的重要举措,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转变,提升三产服务品位和档次。一是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着力打造阿里河镇为旅游产业核心区,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推进大鲜卑酒店开业运营,搭建鄂伦春民俗展演平台。立足“五大名片”,拓宽宣传渠道,提升鄂伦春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建拓跋鲜卑历史文化园和布苏里北疆军事文化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举办鄂伦春族篝火节、冰雪伊萨仁等节庆品牌活动,开发农业观光、森工文化、自助自驾等特色旅游产品,逐步扩大旅游市场,保持游客总量和旅游收入高速增长。二是做大做优现代物流业。继续支持大杨树镇率先发展,打造大杨树镇粮食农副产品物流仓储中心,突出粮食核心引领作用,新增粮食仓储库容20万吨,冷链物流规模达到50万吨,农资物流规模达到20万吨。提升大洋商城、鑫达广场、鑫磊购物广场等商贸综合体购物环境。三是大力发展新兴业态。培育创新创业型服务组织,结合社会新增岗位需求,扩大再就业培训,发展健康、养老、中介、家政等新业态。四是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激发市场活力为导向,落实扶持非公企业发展优惠政策,鼓励引导非公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质量。
(五)着力抓统筹,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城镇建设是稳增长的重要载体,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一个尊重、五个统筹”要求,突出“双核”打造,抓好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重在以人为本、和谐宜居,为建旗65周年献礼。一是突出规划引领作用。城镇规划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产业发展协同,突出历史、民族、生态的魅力,立足阿里河镇文化旅游特色魅力城镇和大杨树镇粮食农副产品中心的战略定位,编制阿里河镇和大杨树镇局部控制性详规,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二是增强城镇承载能力。以打造“双核”为重点,鼓励人口向城镇集中,辐射带动周边乡镇、村屯共同发展;完善供热、道路、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实施拓跋鲜卑大街、西环路和振兴路等城镇主要道路立体改造,启动阿里河镇西出口和西小河综合改造工程,加快乡镇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编制、立项、建设。结合创建自治区园林县城、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城镇工作,实施重点镇、重点区域绿化,新增绿化面积2850亩,绿化率达到25%。三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坚持“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的理念,以自治区精神文明城创建为抓手,理顺城镇管理和行政执法体制,强化精细化管理,整治市容市貌,对主城区、城郊结合部、城镇出入口等重点区域进行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违建行为,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六)着力强基础,增强猎区发展内生动力。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提高猎区自主发展能力,发挥猎区产业优势,拓宽猎民增收渠道,与其他各民族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是提高猎民发展能力。加强猎民技能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生产技能培训班,考察学习先进地区发展经验,培养一批有思想、有知识、有技术、懂经营的新型猎民,切实增强猎民发展意识和生产技能。二是优化猎区发展环境。建立鄂伦春族基本信息数据库,实行鄂伦春族人口动态管理,提升猎区信息化水平。制定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强化资金回收率,提高项目收益率。完善猎区基础设施,实施猎区绿化亮化、垃圾处理、防洪堤坝等工程,进一步提高猎区公共服务和保障能力。三是壮大猎区特色产业。支持猎民创办专业合作社,借助特色村寨等项目扶持,发展多种经营,走特色路、打绿色牌,重点发展古里民俗展演、诺敏特色种养殖、乌鲁布铁食用菌栽培、托扎敏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和大杨树民俗家庭旅游等产业,拉长产业链,增强产业后劲,巩固“一村一品”产业格局。
(七)着力保环境,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狠抓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保护好青山绿水,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生态立旗”战略,全面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等重点区域管护。加强饮用水源头保护,逐步实施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加强项目环评审批监管。强化森林资源管护,完善森林防火措施,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毁林毁草开荒行为。二是注重环境治理恢复。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机制,实施义务植树40万株、重点区域绿化174亩、开荒地植被恢复690亩。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环境监管,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三是突出环境污染防治。加强环境治理目标管理,重点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推进集中供热区域燃煤锅炉拆并整治,完成阿里河集中供热工程脱硫脱硝技术改造,防治规模畜禽养殖污染,合理控制化肥施用量,禁用高毒和高残留农药。
(八)着力惠民生,确保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民生投入,全面提升各族群众的安全感、认同感、公平感、幸福感。一是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投入专项资金0.9亿元,落实“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贷款规模4亿元,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通过实施“五个一批”,实现稳定脱贫4100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实施“十个全覆盖”民心工程。投入资金11亿元,全面完成82个行政村和134个自然村屯建设任务,同步启动82个自然村屯撤并搬迁,重点实施危房改造、街巷硬化等工程,全面提标扩面。当前,把握冬季攻坚关键时期,抓紧完善村庄规划,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引领森工、农垦和非公企业参与,完成工程建设前期手续,备足施工队伍和材料,做足春季开工准备,实现“十个全覆盖”决战决胜。三是实施创业就业扶持工程。借助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引领初始创业者就业,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500人,农猎民转移就业1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成长劳动力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达到80%以上,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四是实施社保扩面提标工程。积极推进全民参保登记,力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5万人和11万人。加快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公租房建设540户、城镇棚户区改造500户,多措并举推进涉林乡镇棚户区改造。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和养老服务机构,建成500平方米社区服务中心2所和大杨树镇养老院。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正常调整机制,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制度,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住房公积金计提比例1个百分点。五是实施健康普惠工程。推进中蒙医院、妇幼保健所、诺敏中心卫生院等项目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动群众参与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六是实施教育提质工程。推进薄弱学校、幼儿园等项目建设,改善提升办学条件。稳步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探索民族教育新模式,补齐学前教育短板,切实促进教育公平。七是实施文化体育服务工程。全力营造旗庆氛围,开展文化惠民演出60场,筹备参与文化部“2016年泰国欢乐春节”国际文化交流,继续推进舞台剧《勇敢的鄂伦春》全国巡演,创编上演歌舞诗剧《永远的鄂伦春》,出版发行鄂伦春原创歌曲,传承弘扬民族文化。推进全民健身纵深发展,举办各类群众体育活动。全面加强足球改革,建设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4所,开工建成综合足球馆。八是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进一步创新“地、林、铁、农”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决遏制各类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确保饮食用药安全。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将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巩固国防后备力量,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加强民族宗教工作,维护民族团结稳定。
(九)着力促合作,打造区域经济一体化。拓宽区域合作领域,形成优势互补、借力发展的格局,促进区域之间、地企双方经济快速发展。一是推进区域发展。突破区域界限,主动承接大兴安岭地区的辐射和带动,借助兴安旅游联盟,共同开发旅游线路、联合打造旅游品牌,建立跨区域旅游共同体。探索建立旅游推介、农林产品加工、融资等领域长效沟通合作机制。二是促进和谐共建。坚持地企“共建、共享、共赢”原则,合力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重点完成涉林乡镇棚户区改造和林场危房改造,完善林业局址所在乡镇城镇道路、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同时,共同确认南部乡镇部分地方林地四至边界。三是合力发展经济。全力支持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改扩建,策划筹办兴安杜鹃节暨达尔滨湖景区开园仪式,协助申报国家4A级景区,同时推动兴安和阿里河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提质升级,加快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和林下产品多种经营。加强与农垦集团合作,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作物单产;营造招商环境,吸引企业落户工业园区。
(十)着力抓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发展瓶颈,推动各项改革落地,释放改革动力和红利。一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并联审批、“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推进和规范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促进公共服务社会化。探索PPP投融资新模式,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激活民间资本活力。二是深化社会事业改革。全面启动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改革,加快整合城镇居民和新农合医疗保险实现“五个统一”,积极推动公立医院院长选聘,认真抓好“全面二孩”政策落实,稳步推行殡葬惠民公共服务。三是推动企业改革。协助推进国有林区改革,继续承接森工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逐步妥善接收“三供一业”及社会管理职能。加快垦区集团化改革,将农垦集团各项事业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现地企协同规划、一体化发展。支持企业与国内大型电商合作,建立“互联网+”销售平台。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