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辽宁省)2016年丹东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丹东市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668 发布时间:2016-01-21 08:28:40
摘要:2016年1月12日在丹东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丹东市人民政府市长 石坚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和2015年重点工作 十二五时期,面对复杂...
 ——2016年1月12日在丹东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丹东市人民政府市长 石坚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和2015年重点工作
 
  “十二五”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有力监督和支持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抢抓发展机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开放,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实现了全市经济平稳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十二五”时期,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1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560.1亿元,是“十一五”时期总量的2.3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070亿元, 是“十一五”时期总量的2.2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8%;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7.6%。
 
  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粮食产量实现五连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建立起优质稻米等15大特色农产品基地,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大项目陆续投产,农产品出口稳居全省前列。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量均达到10件。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东港市、凤城市先后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市有22家企业建立了院士工作站,生物基尼龙56等多个自主创新项目实现开工建设。本钢不锈钢冷轧、老东北谷物大豆深加工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相继投产。汽车及零部件、仪器仪表、防护纺织制品、增压器、满族医药及健康产业集群被列入省级产业集群。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五年间提高了8.1个百分点,万达广场等一批城市综合体相继建成,服务业集聚区功能进一步完善,物流、旅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顺利完成。东北东部铁路、沈丹客运专线、丹大快速铁路,丹通、丹海高速公路,中朝鸭绿江公路大桥,丹东港20万吨矿石等多个大型专业化泊位,丹东机场新航站楼等一批重大交通设施项目相继竣工投入使用,城市新建、改造、大修道路210多条,功能齐全、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港口吞吐能力大幅提高,吞吐量是五年前的2.7倍。电力设施不断完善,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三湾水利枢纽及输水工程主体完工,金山热电实现发电和集中联网供热。
 
  对外开放取得积极成果。丹东被列入全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被海关总署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出境加工试点地区,被省政府批准成立高新区和全省首个边民互市贸易区。成功举办了4届中朝博览会。丹东新区、大孤山经济区、高新区、翡翠湾等沿江沿海区域实现了大规模开发建设,点线面联动发展,对全市经济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东北东部合作有序推进,丹东港在东北东部地区建设的40多个“陆港”相继投入使用,丹东与俄罗斯和蒙古的对外贸易实现海铁联运。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建设全面推进,耕地、森林、水资源保护力度加大,环境治理效果显著,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持续提升。“四城联创”和“宜居乡村”建设成效明显,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和“省文明城市标兵”称号,国家卫生城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通过省级考核验收,被评为“中国十佳空气品质城市”。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步伐加快,清理行政职权项目516项,商事制度、建设工程审批制度改革成效初步显现,公共行政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林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国有企业、财政金融、文化、医药卫生等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
 
  社会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圆满完成了第十二届全运会丹东赛区赛事和第十二届省运会承办任务,全民健身广泛开展。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双高”普九任务。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供给水平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稳步发展。城乡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和12.6%。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制度,社保扩面任务全面完成。全市城镇实名制就业超过25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实现29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累计建成保障房4.2万多套,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五年间增加了4.4平方米。实施了菜篮子、饮水安全、老旧小区改造、道路畅通、特殊困难群众关爱等一批民生工程。连续6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平安丹东”、“法治丹东”、“诚信丹东”建设全面推进。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5年,更是我们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内运行的重要一年。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9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3.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3亿元,下降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际完成66.3亿元,下降47.3%;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02.3亿元,增长5%;外贸出口总额完成26亿美元,下降13.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24536元,增长7%;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12335元,增长7%。过去的一年主要做了以下重点工作:
 
  (一)狠抓稳增长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平稳运行
 
  全市确定的119个亿元以上重点调度项目,实现开复工85个。
 
  积极应对严重旱情,开展生产自救,实现了“旱灾不减产”,粮食产量突破百万吨。进一步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新建特色精品示范基地8个、省级现代设施农业小区6个,发展软枣猕猴桃、油菜花、洋菇茑等特色农业近2万亩。经济林面积达11.4万亩。落实资金扶持重点蔬菜基地发展。建设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4个,省级规模畜禽生态养殖场10个、标准化养殖场2个。农业产业化规模进一步壮大,6个投资1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大项目完成总投资74%;10个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实现开工建设。新增国家级和省级出口示范区各1个,农产品出口额预计实现7亿美元。
 
  加强对工业经济监测、研判和企业的帮扶,出台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的六条意见,开展全市领导干部“进千企解难题促发展”、“科技列车丹东行”等系列活动,帮助企业解决了一批生产经营相关问题,48户停产半停产企业实现复产。市中小企业服务平台集聚服务机构100余家,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总投资100亿元的丹东港集团现代化木材加工产业园等20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实现开工建设,恒通石墨等25个亿元以上项目投达产。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1%,企业试成新产品710项,投产360项。满族医药及健康产业集群升级为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工艺美术、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加快推动服务业发展。突出旅游业的牵动作用,鸭绿江精品旅游带重点项目控制性规划编制完成,为全力打造鸭绿江国际旅游品牌奠定基础。开通了中韩旅游班列,启动了赴朝鲜新义州登岸游项目。中朝文化展览馆建成开馆。成功举办了第十二届“东博会”暨鸭绿江国际旅游节、观鸟节、桃花节等主题节事活动,实现旅游业的持续火爆,预计全年旅游总收入增长15%;国内和入境旅游人数均增长13%。凤城大梨树村和东港獐岛村分别被国家有关部委授予“全国宜居示范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称号。商贸物流业保持快速发展,我市被列为全国66个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之一,大东港物流等5个物流产业集聚区日益规范完善。新兴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2亿元,电子商务产业园有20户电商企业入驻运营,东港市被国家商务部、财政部批准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通过出台政策、召开房交会、赴外促销等措施,实现了商品房销售额的正增长,保持了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财政金融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向上争取各类补助资金比上年增加1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13.2亿元,重点向改善民生、促进发展倾斜。多方筹集资金74亿元,确保了全地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严格控制新增债务,积极化解存量债务,争取债券置换60亿元,减轻债务利息负担2.5亿元。全市各类金融机构达到139家,实现各类融资253亿元,银行新增贷款连续六年突破百亿元。企业上市呈现良好推进态势,华隆电力在新三板成功挂牌。
 
  (二)注重借势借力,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
 
  丹东港开放步伐不断加大。重点建设了多个5至20万吨级散货、通用集装箱、滚装等专业化泊位和20万吨级航道及配套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丹东港至俄罗斯和蒙古物流通道建设。港口货物吞吐量预计达到1.5亿吨,增长8.9%。临港产业中,老东北农牧公司30万吨稻谷加工厂建成投产,大豆菜籽等油脂压榨项目进行车间主体施工和设备安装;木材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工,绥芬河广达木业等企业入驻生产;海洋工程装备园正在建造耙吸式挖泥船等海工船只以及配套泵船,3万吨级船坞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
 
  重点开发开放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国门湾中朝边民互市贸易区正式启动,填补了全省边民互市贸易的空白;
 
  《丹东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并上报国家待批;丹东机场临时开放获得批准, 开通了丹东至首尔的临时客运包机;积极推进对朝出境加工试点地区建设,有5家企业获准出境加工业务资质;第四届中朝博览会上升为国家级展会,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总交易额达1.5亿元,参会人数达28万人次,展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通过加大政府补贴、开拓新兴市场、引入信用保险、对外贸企业帮扶等措施,积极应对地缘政治对我市外贸出口的冲击。深入开展国际合作,批准境外投资项目8个,丹东港、曙光、宝华、金丸集团等企业境外投资得到实质性推进。《东北东部经济带发展规划》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东北东部城市间经贸、物流、旅游等方面合作进一步加强。
 
  新区等经济区建设稳步推进。丹东新区钟表珠宝产业园、纳诺钢结构制造二期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交通、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大孤山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陆续进入收尾阶段,“三纵两横”路网、园区配套设施、大洋河14万吨应急供水、大鹿岛客货码头等17个重点项目当年完成投资约6亿元;精密加工园区入驻项目31个。高新区起步区道路、管网等配套设施施工完毕,生物基尼龙56项目一期工程完成设备安装;9个亿元以上项目正在同步建设;13个项目入驻育成中心。翡翠湾实现了德丰时代广场、柏林大道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
 
  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围绕旅游等传统产业及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开展“点对点”招商、以商招商,促成中国供销集团辽东农产品电商物流、王老吉系列饮料生产等一批大项目签约落地,全年共引进内资到位资金350亿元。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备受期待的沈丹客专和丹大快铁相继开通,沈阳、大连对丹东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仅去年“十一”期间,铁路抵丹乘客就同比增长174%,对我市旅游、物流等服务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合省“绿叶杯”竞赛活动,实施了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和卫生环境整治。我市第一个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同兴垃圾场改造工程已经启动,正在进行招投标。粪便无害化处理厂竣工投入使用。花园路、金山大街和东平大街三个城市道路出口拓宽改造完成,金山立交桥和四号干线锦江山隧道工程主体完工,大众路、曙光路、三纬路等21条道路大修和26条道路维修全部实施完毕,对六纬路、七经街等城市主干道进行提升改造。花园河、大沙河城区段治理工程加快实施。三湾水利城市应急供水工程实现管道通水,四道沟水厂完成调试。大连至丹东“西气东输”项目先期工程开工建设。
 
  连接中朝鸭绿江公路大桥与丹大、沈丹高速公路的新丹线建成通车。大东港疏港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鹤大高速前阳出口项目得到批复,征地工作基本完成。宽甸至本溪碱厂高速公路项目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
 
  以“大禹杯”创建和“宜居乡村”建设为载体,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投入4亿多元资金进行乡村环境集中整治,实施了一批道路硬化、亮化美化绿化、垃圾污水处理、环卫设施改造等工程,累计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6万多座,改造农村危房1600多户,有效地改善了乡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投入3亿多元,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极大提高了全市农建水平,其中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400多处,基本解决了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四)深化各项改革,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加快审批制度改革,制定出台了我市《关于进一步优化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流程实施方案(试行)》、《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流程图》,使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得到极大优化,企业审批成本减少约80%。全年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76项、其他行政职权22项,前置改后置审批项目58项。实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确定市直43个部门保留职权事项2108项,精简比例达49.7%。实施“三证合一”企业登记制度改革,全市工商系统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比上年增长18%。认真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和“三公经费”公开,全市共有5000多户企业纳入“营改增”改革。实施驻丹央企供水、供电、供暖和物业管理分离移交。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115万亩确权任务,东港市实现了“整县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启动,并纳入取消药品加成试点;卫生计生整合改革完成,每个乡(镇)都设立了公办卫生院。在全省率先推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一乡一所”建制,乡镇和行政村分别设立了派出机构和协管员,监管效能进一步提高。丹东出口联检部门在辽宁地级市中率先启动了“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工作,通关效率提升50%。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